学佛笔记

禅宗典藏:古尊宿语录 第十三卷

古尊宿语录 第十三卷○赵州(従谂)真际禅师语录并行状师即南泉门人也。俗姓郝氏,本曹州郝乡人也,讳従狱。镇府有塔记云:师得七百甲子欤。值武王微沐,避地伏崃,木食草衣,僧仪不易。师初随本师行脚到南泉。本师

禅宗典藏:古尊宿语录 第八卷

古尊宿语录 第八卷○汝州首山(省)念和尚语录师讳省念。莱州狄氏子。入院上堂云:佛法付与国王大臣有力檀那。令其佛法不断绝。灯灯相续至于今日。大众且道续个甚么?良久云:今日须是迦叶师兄始得。时有僧问:灵山

禅宗典藏:古尊宿语录 第三卷

古尊宿语录 第三卷○黄檗(希运)断际禅师宛陵录丞相裴公问曰:山中四五百人。几人得和尚法?师云:得者莫测其数。何故。道在心悟。岂在言说。言说败是化童蒙耳。问:如何是佛?师云:即心是佛。无心是道。但无生心

禅宗典藏:古尊宿语录 第二卷

古尊宿语录 第二卷○大鉴下三世(百丈怀海大智禅师)语录之余百丈大智禅师。僧问:大通智胜佛。十劫坐道场。佛法不现前。不得成佛道如何?师云:劫者滞也。亦云住也。住一善滞于十善。西国云佛。此土云觉。自已鉴觉

禅宗典藏:古尊宿语录 第六卷

古尊宿语录 第六卷○睦州(道踪)和尚语录△上堂对机第一上堂云:你诸人。还得个入头处也未。若未得个入头。须得个入头。若得个人头。不得辜负老僧。又云:明明向你道。尚自不会。岂况葢覆将来。问:如何是学人自已

禅宗典藏:古尊宿语录 第一卷

古尊宿语录 第一卷○大鉴下一世(南岳怀让大慧禅师)南岳大慧禅师,讳怀让,金州人也。俗姓杜。于仪凤二年四月八日降诞。感白气应于玄象。在安康之分。太史瞻见。遂奏闻高宗皇帝。帝乃问:何祥瑞?太史对曰:国之法

禅宗公案:百年一梦

金山昙颖禅师,浙江人,俗姓丘,号达观,十三岁皈投到龙兴寺出家,十八岁时游京师,住在李端愿太尉花园里。有一天,太尉问他道:“请问禅师,人们常说的地狱,毕竟是有呢?抑是无呢?”昙颖禅师回答道:“诸佛如来说

禅宗公案的由来

公案,本为公门官府的案牍,是指没有模范先例的案件。而禅门所称的“公案”,是指古代禅师们开悟过程的个别案例。是禅宗史上的祖师们及其弟子们,发生酬对情况的故事;这些故事,多半看来有些岂有此理地不合一般情理

禅宗公案--六祖慧能

次年,慧能到了曹溪的宝林寺,弘扬禅宗,主张顿悟,传法37年,被后世奉为禅宗南派祖师。禅宗北宗六祖神秀在公元701年被武周皇帝武则天接到东京洛阳,安置在当阳度门寺和于尉氏抱恩寺,奉为国师法主,神秀在长安

参禅宗公案,悟生活智慧

慧能父亲为官被贬到岭南,与当地女子结为夫妻,慧能三岁丧父,孤儿寡母相依为命。一日山中卖柴听人诵读金刚经,听即开悟,安顿好老母就去湖北黄梅拜见五租弘忍大师,当五租问他前来何事?慧能回答:唯求做佛,不求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