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答:佛之言说为圣言量,如实而说,不异语,不诳语,既言闻信名号,即得往生,何可置疑?】
佛所说的话叫做圣言量。圣人言说所讲的,是真相、是事实。《金刚经》说:如来者是真语者、实语者、如语者、不异语者、不诳语者。所以世尊所说的话,如真相、如事实,不会像凡夫在说话,绘声绘影、加油添醋。是一就说一,是二就说二,世尊所说的就是如真相事实。所以在经文世尊所开示的真理,绝对是如实相。世尊说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快乐,西方极乐世界一定是清净快乐,世尊才会如此而说。世尊在《阿弥陀经》说: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,但受诸乐,故名极乐。西方极乐世界就是真实如世尊所说的,无有众苦,没有生老病死的痛苦,没有爱别离的痛苦,没有怨憎会的痛苦,没有求不得的痛苦,没有五阴炽盛的痛苦,只有清净、快乐,所以世尊才会在经上对我们如此的开示。
既然在《无量寿经》世尊说:闻其名号,信心欢喜,乃至一念,即得往生。那我们凡夫还要怀疑世尊所说的圣言量,岂不是凸显出凡夫疑心的烦恼厚重吗?身为佛弟子,佛所说的话不相信,那要相信谁说的话呢?
现代学佛修行的佛弟子,有的人观念知见不是很正确。佛经世尊所说的话不相信,听信人师所说的话。人师所说的话,若和世尊所说的话不同,也不听佛经世尊所说的话,听人师所说的话,这实在是颠倒。
依法不依人,是四依止当中排第一,最重要。世尊为什么要教我们依法不依人?因为世尊知道凡夫的疑心很重。法在经文之中,没感受到活生生;人所说的话,会感受到活生生,有那种亲近感,所以往往烦恼的疑心,很容易去相信人师所说的,不相信佛经世尊所开示的。当然任何一个出家、在家大德,说法所讲的道理,若与佛经世尊所开示的真理一样相应,就要依教奉行,乃至一个三岁小孩子,他所说的道理,若相应世尊在佛经所开示的,也要听从;一个七老八十的老人家,他所说的道理,若违背佛经世尊所开示的真理,也不能依从,这叫做依法不依人。
众生就是有依人不依法的毛病,所以世尊才会教导我们依法不依人。依法不依人,哪一个佛弟子不知道?可是,有用心去实践世尊所开示的这句话吗?
依法不依人信愿经常鼓励听众,听到我所说的开示道理,如果相应佛经,你一定要照做;如果我说的,和佛经世尊的开示不同,你不能听。这就是依法不依人,这样才不会让人误导我们修行的知见。
为什么信愿讲经一定要引用很多佛经祖论来做左证,就是要引导大众依法不依人。说法的法师或是在家大德,大家都还是凡夫,知见观念有可能不对,还未明心见性,还未断惑证真,还是意识心在说法,不是智慧心在说法。
什么人从智慧心流露出对大众的开示?没有明心见性、没有开悟证果、没有证悟真如,要如何从智慧心流露出来?可以将佛经祖论解释正确,不要误导众生,就很不简单了。不是这样吗?这是真心话。
所以佛语既然是真实语,我们凡夫众生为什么不相信世尊在佛经所开示的呢?现代人的著作,参考当然是很好,相应佛经便可以接受,不相应佛经便要舍弃。信愿都鼓励莲友直接去读佛经,听听世尊怎么说,将佛经一本又一本,好好的探讨研究,知见观念便很正确。
如果对世尊所开示的不明白,要如何呢?去看有修有证的祖师大德的著作。善导大师在《观经四帖疏》的开示值得我们相信,这么了不起的古德我们都不相信了,现在的今德你肯相信,不是颠倒吗?现代的今德,什么人的道德、学问、修持会比善导大师还好?
我们在这里不是在比较,是说我们要根据修行的知见观念,要有佛经祖论的开示,我们才不会走错路。根据要根据佛经、根据祖论,不是根据人说的。烦恼疑心很重的凡夫众生,很容易听信人所说的。
念阿弥陀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这是世尊在佛经教我们修行的。有的人竟然很离谱,不愿意念南无阿弥陀佛,念人师的名,要求生一个佛经所没有记载的,什么法轮世界,什么其它的世界,这就是颠倒,这就是没有智慧。所以我们要听佛祖所讲的圣言量。
下面引用王龙舒居士所写的《龙舒净土文》。这段文,王龙舒居士将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非常的容易,讲的很好。
【《龙舒净土文》云:《净土传》云:阿弥陀佛与观音、势至二菩萨,乘大愿船,泛生死海,就此娑婆世界,呼引众生,上大愿船,送至西方,如肯往者,无不得生也。】
一开始,王龙舒居士引用《净土传》所开示的这段话,讲的实在是非常的精妙。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,乘大愿船,泛生死海,在娑婆世界,呼引众生上大愿船,送娑婆世界的众生到西方;如果肯往生的人,没有一个不往生。
王龙舒居士这段开示,也是在说明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非常的容易。确实,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就如王龙舒居士所开示的这段话。阿弥陀佛是这艘本愿船的船长,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,乃至清净大海众菩萨,开这艘本愿船到我们娑婆世界:若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,赶快上船哦。若想要去西方极乐世界,只要登上这艘本愿船,大家都会往生,什么人不会往生呢?
万修万人去,这是永明延寿大师在禅净四料简所讲的话。无禅有净土,万修万人去,若得见弥陀,何愁不开悟。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万修万人去。有净土就是有念佛,有想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具足愿行往生之因。因为相信阿弥陀佛的救度,因为相信念佛能成佛,相信西方极乐净土,是我们本有故家乡。信、愿、行往生三资粮具足,当然是万修万人去啊。永明延寿大师的开示、善导大师的开示、印光大师的开示、王龙舒居士的开示,都是同样的道理,文字不同,说法不同,意思一样。
那阿弥陀佛的本愿船,我们凡夫众生要如何登船呢?念南无阿弥陀。信愿经常向信众开示说:阿弥陀佛的本愿船,一样要有船票啊。我们如果坐船,当然要有船票才能登船,阿弥陀佛的本愿船这张船票,就是六字南无阿弥陀佛。阿弥陀佛、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叫你赶快上船,念南无阿弥陀佛船票,阿弥陀佛一看,你就是真正要登上这艘本愿船,载运你渡过生死大海,往生西方涅槃彼岸。就是如此。
下面,
【观此则是佛与菩萨,悯念众生沉沦苦海,无由得出故,自以誓愿威力,招诱人生净土。】
王龙舒居士说,《净土传》这段开示,就是佛与菩萨悯念众生,沉沦在生死苦海,无由得出,所以以誓愿的威神功德力,招诱人往生西方净土。招诱这两个字,王龙舒居士说的很妙,招就是招唤,诱就是引诱:来,来,来,回来西方极乐世界,西方极乐世界清净庄严哦。诱引你回去西方极乐世界,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清净、微妙、快乐,用这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,招唤你。父母若叫孩子:小明、小华。就是父母在招唤孩子。我们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名,实在就是阿弥陀佛在招唤我们。佛用佛名招唤我们回去西方极乐世界:称念我的名号,随顺我的救度,我就加持你、护佑你,接引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你一心正念直来,我能护你。你只要一心念佛,我自然有能力保护你、护佑你,使你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阿弥陀佛的呼唤就是如此。
我们若了解善导大师的开示、王龙舒居士的开示,我们一定会很安心念佛。阿弥陀佛在呼唤我,用名号叫我回去西方佛国,我就随顺阿弥陀佛的呼唤,念佛登上本愿船,自然靠船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船力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力。
下面,
【如舟人招诱行人登舟,送至彼岸也。】
船长赶快叫大家登上船,阿弥陀佛叫大家赶快念佛,登上我的本愿船,我就将你送到佛国。
【人唯恐不信耳,若信心肯往,虽有罪恶,亦无不得生。】
王龙舒居士这段话,将往生是很容易,讲得清楚明白。很多人不相信:哪有那么简单,登上本愿船就可以到达涅槃的彼岸?而佛祖怕我们众生不相信,所以招唤我们:你一心正念直来,我能护汝。这就是对疑心的人所说的话。若肯相信、肯往生,虽然有罪恶,也没有一个不会往生。这就是昙鸾大师在《往生论注》所说的不断烦恼证菩提。王龙舒居士说的很白话,如果信心肯往,相信佛祖的话,肯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虽然有罪恶,也没有一个不会往生。
【盖佛不可以凡人比,凡人不为势利,不与人交,非有益于己,不与人交,此所以为凡人也。】
凡夫不可与佛陀相比,凡夫若没有利益,是不会和人交朋友。若不是对自己有利益、有好处,就不与人交朋友,所以才会成就凡夫。
【贤人君子,已不如此,况于佛乎?】
一个贤人君子,不会自私自利,何况是佛呢?
【盖不慈悲不足为佛,不济度众生不足为佛,不有大威力不足为佛。】
这段话实在是讲的很好。佛绝对是慈悲的人,没有不慈悲的佛;佛绝对是救济众生、广度众生的,没有那种不济度众生的佛;佛都是有大威神功德力,没有那种没大威神功德力的佛。
【为其慈悲故,见众生沉于苦海而欲济度;为其有大威力故,能遂济度之心,成济度之功,此所以为佛也。】
因为佛就是一个很慈悲的人,所以看众生沉沦在苦海,很想要救度他;因为他有大威神力,所以想要济度众生,有济度众生的本事,可以成就济度众生的功德佛事,所以这就是佛。王龙舒居士说的很好。
【盖信者,一念也,若人在生时,心念要去,身则随去,心念欲住,身则随住,是身常随念。然犹有念欲去,而身被牵系者,身坏时唯一念而已。】
我们现在在平生,心念要到哪里,我们身体就到哪里;但是有的时候心念想要到哪里,身体会被牵制住了。但是身体若坏掉了,临命终死了,心念到哪里就到哪里。
【一念到处,则无不到,是以一念在净土,则必生净土,况佛与菩萨又招引人往生乎?】
将来在临命终或是死后,这个神识离开色身,心念要到哪里就必然到哪里,所以一念在净土,则必生净土。何况阿弥陀佛、观世音菩萨、大势至菩萨,又接引行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怎么会不往生?当然一定往生啊!
【由此可知,听闻弥陀本愿名号,一念信心欢喜,即得往生,有何可疑?】
由上可知,听闻阿弥陀佛的本愿名号,生出一念信心欢喜,念佛当下就往生决定,这哪有什么可以怀疑呢?
这道理明白以后,就会越想要听闻阿弥陀佛的本愿道理,越想要称念阿弥陀佛的六字洪名。念佛成佛,在佛经世尊告诉我们很简单,在祖论善导大师跟我们说很容易。我们听世尊与善导大师的开示,绝对是不会错的。
End
信佛为了解脱。佛陀告诉我们悟,要赶快觉悟,时间一天一天过去,我的生命一天一天减少,要赶快觉悟,要不然到死的时候,意识佛教不说灵魂,说意识会随业到六道轮回继续轮转。有人..
1.明了人生的因果因果,是宇宙人生的规律,也是佛法建立的根本。整个佛法的理论体系,都以因果为基础。世界上的宗教、哲学、科学也都谈到因果,但由于缺乏般若智慧,所以对因果..
「人,生而不平等」。在历史上,有很多人穷究一生的研究,然后,想要为这个问题,提出一个圆满的答案。但唯有佛陀「人人都能成佛」的理论,才真正为众生提出了究竟解决之道。人的..
慧律法师:记住一句话,就立刻转凡成圣!诸位!只要记住师父一句话,就立刻转:永远不要去看众生的过失,你就无比快活!很快活!你今天为什么不快活?就是因为要看众生的缺点,老是把..
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!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?我觉得唯有「内心安适,俯仰无愧」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。因为心如不安,幸福要从何建立呢?那么要如何,心才会安呢?古人说:「无所为..
执著带给人束缚,使我们不得自在。这就好比犯人被上手拷、脚镣,行动无法自由。心灵的超越正是让我们放下执著,摆脱身心的桎梏。追求心灵的超越,以传统佛教术语来说,就是达到..
慧律法师:应该怎样过人生呢?要记住:第一:你一定要宽恕众生。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、伤害别人、毁谤别人、批评别人的时间,超过于冷静下来了解自己。我们每天眼睛一张..
现在翻开一百一十一页,往生居士第三,清朝甘露寺,江苏镇江县的甘露寺。就是劳动,甘露寺有一个很勤劳专门在做苦工的仆役。一向不识字所以才会跟你们说,不识字也不要紧,了生死..
1、真观照。保持秒秒安祥。一日明心见性。灵光普荫人天。2、勤念佛。念念要生彼国。念到不念而念。弥陀不从他得。3、虔礼佛。消尽平生罪业。欲了施主供养。便是这个法则。4..
学佛的过程中,往往必须经历重覆的挣扎;重覆的创伤、挫折;重覆的忧郁感;重覆的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、无力感。然后,才慢慢地体悟出真理。不过,虽然我们常常在境界申迷失..
节录自慧律法师《临终备览》1.日本人小提德行先生二十七岁时,因脊椎受伤并发肋膜炎,致生命垂危,以下为其脱体经验:“我感觉头很晕,背部似被蜘蛛网缠住且欲将我拉进地底般,虽..
我们做功课通常都是散持。我问老菩萨:一天念多少?她回答:我也不知道,反正有空就念。那么,没空呢?没空就看电视。世间人就是这样,因此修行无法成就。一定要定功课,看一天要念..
佛教的原貌是清净光明的,是反求诸己的,是绝对平等无私的。然而,由于欠缺教育的缘故,使社会大众无法认识其本来面目,产生种种误解。又以文化、制度诸多因素,导致弊端丛..
想修持的人,就要先学习「放下」。有信徒问我:「师父,要如何修持呢?」我就回答说:「放下!放下!先放下。将心事统统放下,钱财统统放下,一切都放下,这样念佛才会踏实;如果着于..
我慢是障道的根本,古德云:我慢高山,不留德水。一个有德行的人,绝对不会骄傲的。一个骄傲的人,他的胸量就小,脾气就暴躁,自然没有什么德行可让人来亲近。一个有德行的人必须..
问:最近半年来,有人伤害我,害我钱财损失,所以我起了嗔恨心,妨碍我的修行,请问法师,如何去突破这个逆境。答:嗯,这当成我们欠他的啦!把它想成别人为什么不会遇到这种事,偏偏..
释迦牟尼佛自认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人,所以他没有烦恼。而大多数的人却将自己当作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、最不平凡的人,也正由于我们自觉了不起、不平凡,而过著烦恼不堪的日子..
《净土圣贤录易解》序净土法门 三根普被 佛不诳语 祖不妄传信愿念佛 决定往生 圣贤录者 千古明证然由此书所载事迹,通千余年。前贤所论,警策之语,义理深奥,不易明了;又因文..
设灵灵堂布置宜庄严肃穆,简单隆重。供奉西方三圣,前面悬挂亡者相片,陈设香炉、水果、鲜花等。亡者灵前以莲花灯,代替民间之金童玉女。祭品宜素戒荤。佛像后面垂挂黄布,再置..
《楞严经》【远离三有,如鸟出笼】。慧律法师:这个比喻得很好!鸟,表示我们的心,出笼就是解脱了,不为物累,不会被假相所束缚,这个鸟就是我们的心,如果被假相所困住,..
修行人要让众生有解释的机会忏悔的余地,不要咄咄逼人。就像如果一位出家人犯了戒律,或在家居士过去曾造了很多杀业,甚至毁谤三宝,学佛的人都应以慈悲关怀的心来原谅及开导他..
对于智者,生命是一种享受,有智慧的人,我们今天来听经闻法,我们就是要开智慧,我们不会象世间人,为了一点小事,撞得头破血流,到最后一场空。世间,大家都是迷茫,所以那些个唱歌..
修行,一定要避免造口业。生活中说话的机会很多,但是,要说得有意义则不简单。例如:解决他人烦恼,彼此沟通了解,引导他人学佛……等等,如果只是在制造是非,则自己与他人,常常..
哲学家说:有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,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他快乐。快乐是来自内在的解脱,你的内心不快乐,每天祈求谁给你快乐呢?放下执着才能获得快乐,人都是一..
往生被又名“陀罗尼被”。其来源非出自《大藏经》,而系明季密宗盛行,金刚上师为慈悲救世故,集诸佛密咒,以梵文(或藏文)书于布帛,犹似坛场、《藏经》,倘经加持,其效力更不可..
许多人不了解佛教,认为佛教教义太重视苦;把人生说成苦哈哈的,变成是一种偏激的厌世态度。因为人类的生活中固然有苦,但也有快乐,不该「以偏盖全」。关于这一点,可以从两方面..
世间有一无形力量,为我之主人,名曰:意识。此乃是我、法二执与分别心之综合,又可称之为业,乃生命的元素,痛苦之源由。因贪、嗔、痴三毒所造之业,当以戒、定、慧三无漏..
勿急于搬动遗体或盖棺、安葬亡者甫断气,心跳、呼吸固已停止,其神经系统及脑部尚在运作,未全死透,仍处有知觉之弥留状态,即令身躯僵冷,耳识犹在,听闻家属悲泣,自必哀..
人主要是受思想的支配和智识的指挥,所以会对事相上的认知做抉择。也就是说,我们人是生活在惯性意识里面。所谓惯性意识,就是习惯于自己的主观看法,主观性再加上自己生长背景..
哲学家说:有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,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他快乐。快乐是来自内在的解脱,你的内心不快乐,每天祈求谁给你快乐呢?人都是一样,自己在家待得无聊,..
修行要解跟行并重,如果没办法参与道场或者团体的修行,从解的方面,目前可以看师父的光碟,或者看正知、正见的高僧大德的光碟,因为在家居士毕竟烦恼多,俗事多,没时间在经教上..
诸位法师,诸位护法居士、义工,今天是2004年9月26号,星期天,义工大会。讲堂落成到现在,这十几年来,诸位护法居士大德,都尽心尽力的来参与,师父非常的感念,非常的感恩。诸位今..
第一句话:【至道无难,唯嫌拣择。】就是你要悟入佛道,不是很困难。你要悟入究竟解脱,也不是很困难。唯嫌拣择,就怕你选择,选择就是取东取西、舍此取彼,不了解当下不二的道理,..
问题:作为一名退休的教师,虽然有诵经念佛,可心里总是放不下学生,并且还想继续深造去帮助别人,请师父指点。慧律法师:经教上不通,诵再多的经也没有用,你智慧不开,如..
问题:帮助堕胎的妇产科医生临命终会有障碍吗?有什么解决之道?慧律法师:会有障碍。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解决:第一,借助于有修行的僧团的力量。如果你是妇产科的医生,有因..
问:如何度化家人?从你的行为做起:把你的个性改变得温文儒雅、谦卑、谦恭,对家人更好,让他(她)感觉学佛是有这个好处的,有大转变,又记得我的生日,还时时刻刻记得买..
家里人跟我们对着干该怎么办?要退。众生是让你救度的,不是让你恨的,不是对着干的,要不然,你成佛以后就没众生可度了。佛陀说:要感谢你的敌人,因为你的敌人最先看到你..
问题:我现在在修学上好像遇到了一个瓶颈,我们现在一直观照自己,发现自己起了烦恼,赶快叫自己放下。但是我们一直起烦恼,一直放下;又一直起烦恼,又一直放下这个过程是..
问∶在家居士如何看破、放下?慧律法师答∶看破,有两个角度∶第一,观不净、苦、空∶你想想看,这个色身从小到大,大、小便不净;有这个色身就会生病、开刀,吃得不干净就会中毒,..
问:念什么佛、如何念佛方能往生极乐世界?念什么都一样,问题是要见性,见性的话,不念它也是佛。佛不念佛、佛不绕佛、佛不礼佛。佛不念佛:自性就是佛,念念般若,涅槃妙..
在梦中梦到男女在行淫,要怎么办?如何忏悔?我们修行当中,如果有这种毛病的、淫心太重的人,照我说的,你如果办得到,你就有办法改变。第一、过午不食。第二、常常打赤脚..
问: 念佛不一定要求往生,只求家庭平安,不可以吗?念佛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只求平安,能平安过日子就好,这像什么,你们知道吗?就像小孩..
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?我先来举个例子,看看你们能否理解。比如说,这是一面镜子(这面镜子指的是念佛人的心),前面高空上有一个太阳,如果我把这面镜子涂黑,能..
求生极乐世界,这个可不得了,那是成圣的一念之间,这个没有大福德、大因缘碰不到的。所以,你就晓得,我们福报大的人,身体健康、经济非常好,面相庄严,六根圆满具足。福报不够的..
在家居士如何看破、放下?看破,有两个角度∶第一,观不净、苦、空∶你想想看,这个色身从小到大,大、小便不净;有这个色身就会生病、开刀,吃得不干净就会中毒,晚上睡不..
问题:有的人一生受苦很多,如果按照因果来说,是因为此人前世一定修行不好吗?慧律法师:不要这样讲,一辈子受了很多苦,反而容易入道。不要把苦当作苦,一定要把苦当作是..
问题:我的小叔,因为嗜赌如命,三番两次,回到家就是要钱,甚至,要父亲的房契,(房契就是房地产,房地产要去周转,拿家里的地契要去当,要去周转一下)可以说宿业深重,..
怎样才能断除妄想?那是错的,妄想本空。断除妄想重增妄,趋向圣道亦是邪。你要体会诸法本空,妄想本来就空。比如说这是清净心,前面摆人民币一百万。这个是清净心,那我们..
请问出家的鞋子,在家众是不是可以穿?在进香和朝山的时候,是不是可以穿出家众的鞋子?慧律法师答:鞋子不可以乱穿的,这不可以啦!出家众的鞋子有洞啦,有洞就是看破的意思。在家..
慧律法师答:六斋意思就是说:六天过午不食。八关斋意思是八条戒律你如果持好,能关闭一切的恶业,斋就是过午不食,八关就是八条戒律可以关闭一切的恶业,然后过午不食,叫八关斋,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