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笔记

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 第2743部 - 大藏经
2025-10-28 11:51

持诵金刚经灵验功德记

昔梁时招提寺僧琰师。初作沙弥。时有相师。语琰曰。师子虽大聪明智慧无那相王短命如何琰闻此语。遂请大德。共详其福。修何功德。更得延年。大德云。佛教圣言。依法受持金刚般若。功德最大。必得延年。琰时奉命遂即入山受持般若经。六年出来。更见前相师云。法师比来修何功德。长寿殊相顿能如此。琰便具说前者被相寿短命。遂以入山受持金刚般若。更无餘业。师曰。不可思议。因兹功德。遂為大德。法师年过百岁。方始受终

梁时开善寺僧藏师讲说知名时有胤师。何胤之善能占相。过见谓曰藏师。须聪明為讲说。信手依经藏中撰取一卷拟长寿。持乃得金刚般若。藏在房诵持三年不出。后见胤之喜而言曰师有何法改容貌。弟子所相无验。藏云。檀越相大有验。是时度厄难為得受持金刚般若经力如此。胤之言曰大不可思议功德果报。今得相百年餘。岁果如所说记

隋时有婆罗僧藏法师。能持金刚经禁咒断除一切诸恶。有小僧就学成咒法。数年堪伏之耶。来诣江畔见有一胡神之庙宫庭。即於此中坐心宿诵禁咒其犯遂殯。藏闻弟子身死忿恨自来到神所。亦於庙坐诵咒因即致死。于时同寺有一僧。每恒受持金刚般若经。闻藏师师徒并為神打死遂来神所。亦於庙坐诵般若经。至夜来闻有风声极大迅速。须臾见一物。其形怀异壮丽奇特可畏倍常种种形容眼光似电。师坐正念诵金刚经不息亦无恐惧。神来至前摄诸威势。右膝著地合掌恭敬。听诵经讫师问神。檀越是何神祇。初来猛迅后乃寂然不动。神即答曰。弟子是此宫庭胡神。為性刚强。戾见师习大乘经典不可思议。是以伏听。檀越既能如此信敬。前者二僧诵咒何缘打杀。神言。彼二僧者不能持大乘经典。见弟子来逆头骂詈口诵恶语咒术。弟子不伏。此二僧见弟子形貌并自怕死。亦非弟子故违杀害。侧近之人。知师入其神庙止宿。恐同前者二僧被打杀。至旦诸人共相率往神所看迎乃见平安。问师因缘所有事意具答诸人诸人因此发心受持金刚般若经者不少

开皇十一年。太府寺丞赵文昌身死唯一上愿。家人不敢即敛。然昌遂至阎罗王。问昌曰。从生已来作何福业。昌曰。更无餘功德。唯常诵持金刚般若经。王闻合掌恭敬讚言。善哉受持金刚般若。功德最大不可思议。即语执人曰。汝更勘案勿错将来。不其人实错将来不闻。即语昌曰。可向经藏中取金刚般若经来令一人引。昌西南下至经藏。所见大舍数十餘间甚精丽。其中经满。并金轴宝袟广严妙好华饰不复可言。昌乃一心闭目云。大德最為弟子一经昌怕惧此非般若。求其使人请换不肯。昌即开看乃是金刚般若。将至王所令执人在西。昌在东立诵金刚般若经一遍。并得通利。王即放还约束。昌受持此经实莫废忘。仍令一人引。昌送出门便见周武帝禁在门东房内唤言。汝是我国人也。暂来至此须共语。昌即便见武帝再拜。武帝曰。汝识我以不。昌言。臣昔曾任伏事卫陛下。武帝喜云。卿乃是我故旧也。汝可还家為我向。今帝论说道我诸罪并了。唯有灭佛法事未了当时為卫元嵩谗言不得久禁在。此未知了其。昌问武帝。卫元嵩是三界外人。非阎罗王所管摄。為此不能追得。汝还家為我从。今帝乞少许功德救拔苦难始敢望了。昌还家更得甦活。已经五日其患渐损。具以此事奏闻。文帝知即為出敕国内诸寺师僧。為周武帝三日持斋行道。转诵金刚般若经。亦录入史记

遂州有一人。贞观元年死经三日得活。说言。初死之时被人遮逐同伴数人至阎罗王所。中有一僧王见先唤。师来一生已来修何功德。师答言。唯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。王闻即起合掌讚言。善哉既是受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。当得昇天。何因错将来至此。王言未讫。即见天衣下来引师上天去也。王乃覆坐次问。遂州人汝等从昔已来作何福报。云一生已来所诵经典好习庾信文章诸子集录。近来学诵金刚般若经。犹自未得。王曰大罪人汝见识不。报云。虽读庾信文章实不识面。王即遣示苦人乃见大龟。一身数头。人言此是庚信。龟去少时王言。此人学诵金刚般若。且令放出。来见一人云。我是庚信生存之日。好引诸经用作文章。或生诽谤毁呰经文。今受大罪报向见龟刑。是以甦活。说此因缘。眾人伤悲。悉知是实。其遂州人土地多是移人猎生害命充食。当时知见共相识断除杀害因。得发心悉共受持金刚般若经。信受供人恭敬

渭州畦彦通一生已来常诵金刚般若。先於李蜜下任武牢县。令為贼破城求觅欲杀。彦通怕急。即踰城东下投涧取死。其涧深峻百丈有餘。从空而下如人扶接不觉到底。乃於盘石安然端坐。良久而起都无损伤。彦通自怪喜惧非常叹息不已。从已来自知大德金刚般若威力。委知经力极大不可思议功德。加心信敬精勤受持不敢轻慢。常获果报得福无量

鄜州宝室寺僧法藏。戒行精淳。為性质直。隋开皇十三年。於洛交县蔞川城造一所僧房。二十餘间佛堂三口并架塼瓦严丽彩饰精茅。丈六素像总有部部别各有十一事。等身观世音石像一躯千屏风像等。至大业年得寺千。时舍像并令移就州墎伽蓝安置破坏补缺并得成就。更造一切经写得八百餘卷别造长张。於京城月爱寺令人抄写。并檀香為轴庄严妙好。藏至武德二年四月淬患经二旬。乃见一人青衣在高阁上。手把一卷经告言。法师藏作一生已来所造功德悉皆妙好。唯有少互用三宝物得罪未除。我手中者金刚般若最為第一大乘经典。汝自造一卷。所有诸罪悉得除灭。藏闻此教应声答言。若得病差。即发决定心造百部般若。弟子自省一生已来虽修功德实未写金刚般若。诸佛菩萨今见学悟必不懈怠。弟子唯有三衣瓶恪F?挥壹缡本〗?吨觥4蟮碌茏忧字?迷旖鸶瞻闳簟H?迦漳芷鹨涝讣丛炱刨ゆ渡嵛拦?械谝徊啃雌?2⑸⒏吨钊肆鞔?了小I钪?鸶瞻闳舸蟪司?渫?ψ畲蟛豢伤家槠媲橛性档菹嗳奥食纸鸶瞻闳艟?摺

End

慧律法师:请问师父,信佛是为了什么?

信佛为了解脱。佛陀告诉我们悟,要赶快觉悟,时间一天一天过去,我的生命一天一天减少,要赶快觉悟,要不然到死的时候,意识佛教不说灵魂,说意识会随业到六道轮回继续轮转。有人..

慧律法师:明了人生的因果

1.明了人生的因果因果,是宇宙人生的规律,也是佛法建立的根本。整个佛法的理论体系,都以因果为基础。世界上的宗教、哲学、科学也都谈到因果,但由于缺乏般若智慧,所以对因果..

慧律法师:记住一句话,就立刻转凡成圣!

慧律法师:记住一句话,就立刻转凡成圣!诸位!只要记住师父一句话,就立刻转:永远不要去看众生的过失,你就无比快活!很快活!你今天为什么不快活?就是因为要看众生的缺点,老是把..

慧律法师: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?

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!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?我觉得唯有「内心安适,俯仰无愧」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。因为心如不安,幸福要从何建立呢?那么要如何,心才会安呢?古人说:「无所为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解脱后的心灵》

执著带给人束缚,使我们不得自在。这就好比犯人被上手拷、脚镣,行动无法自由。心灵的超越正是让我们放下执著,摆脱身心的桎梏。追求心灵的超越,以传统佛教术语来说,就是达到..

慧律法师:减少烦恼两个办法

慧律法师:应该怎样过人生呢?要记住:第一:你一定要宽恕众生。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、伤害别人、毁谤别人、批评别人的时间,超过于冷静下来了解自己。我们每天眼睛一张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净土心要》

现在翻开一百一十一页,往生居士第三,清朝甘露寺,江苏镇江县的甘露寺。就是劳动,甘露寺有一个很勤劳专门在做苦工的仆役。一向不识字所以才会跟你们说,不识字也不要紧,了生死..

慧律法师:高雄文殊讲堂清规

1、真观照。保持秒秒安祥。一日明心见性。灵光普荫人天。2、勤念佛。念念要生彼国。念到不念而念。弥陀不从他得。3、虔礼佛。消尽平生罪业。欲了施主供养。便是这个法则。4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莫拒外境念念清净》

学佛的过程中,往往必须经历重覆的挣扎;重覆的创伤、挫折;重覆的忧郁感;重覆的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、无力感。然后,才慢慢地体悟出真理。不过,虽然我们常常在境界申迷失..

慧律法师:濒死体验九则

节录自慧律法师《临终备览》1.日本人小提德行先生二十七岁时,因脊椎受伤并发肋膜炎,致生命垂危,以下为其脱体经验:“我感觉头很晕,背部似被蜘蛛网缠住且欲将我拉进地底般,虽..

慧律法师:每天一定要定功课

我们做功课通常都是散持。我问老菩萨:一天念多少?她回答:我也不知道,反正有空就念。那么,没空呢?没空就看电视。世间人就是这样,因此修行无法成就。一定要定功课,看一天要念..

慧律法师:对佛教的常见误解

佛教的原貌是清净光明的,是反求诸己的,是绝对平等无私的。然而,由于欠缺教育的缘故,使社会大众无法认识其本来面目,产生种种误解。又以文化、制度诸多因素,导致弊端丛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:放下一切,专心念佛

想修持的人,就要先学习「放下」。有信徒问我:「师父,要如何修持呢?」我就回答说:「放下!放下!先放下。将心事统统放下,钱财统统放下,一切都放下,这样念佛才会踏实;如果着于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慈、悲、喜、舍》

我慢是障道的根本,古德云:我慢高山,不留德水。一个有德行的人,绝对不会骄傲的。一个骄傲的人,他的胸量就小,脾气就暴躁,自然没有什么德行可让人来亲近。一个有德行的人必须..

慧律法师:有人害我钱财损失,我起了嗔心

问:最近半年来,有人伤害我,害我钱财损失,所以我起了嗔恨心,妨碍我的修行,请问法师,如何去突破这个逆境。答:嗯,这当成我们欠他的啦!把它想成别人为什么不会遇到这种事,偏偏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让你赢,我也没有输》

释迦牟尼佛自认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人,所以他没有烦恼。而大多数的人却将自己当作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、最不平凡的人,也正由于我们自觉了不起、不平凡,而过著烦恼不堪的日子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净土圣贤录易解》

《净土圣贤录易解》序净土法门 三根普被 佛不诳语 祖不妄传信愿念佛 决定往生 圣贤录者 千古明证然由此书所载事迹,通千余年。前贤所论,警策之语,义理深奥,不易明了;又因文..

慧律法师:如何设置灵堂

设灵灵堂布置宜庄严肃穆,简单隆重。供奉西方三圣,前面悬挂亡者相片,陈设香炉、水果、鲜花等。亡者灵前以莲花灯,代替民间之金童玉女。祭品宜素戒荤。佛像后面垂挂黄布,再置..

慧律法师:远离三有,如鸟出笼

《楞严经》【远离三有,如鸟出笼】。慧律法师:这个比喻得很好!鸟,表示我们的心,出笼就是解脱了,不为物累,不会被假相所束缚,这个鸟就是我们的心,如果被假相所困住,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律己与宽人》

修行人要让众生有解释的机会忏悔的余地,不要咄咄逼人。就像如果一位出家人犯了戒律,或在家居士过去曾造了很多杀业,甚至毁谤三宝,学佛的人都应以慈悲关怀的心来原谅及开导他..

慧律法师:佛法讲世间的真相

对于智者,生命是一种享受,有智慧的人,我们今天来听经闻法,我们就是要开智慧,我们不会象世间人,为了一点小事,撞得头破血流,到最后一场空。世间,大家都是迷茫,所以那些个唱歌..

慧律法师:放下执着和烦恼才能获得快乐

哲学家说:有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,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他快乐。快乐是来自内在的解脱,你的内心不快乐,每天祈求谁给你快乐呢?放下执着才能获得快乐,人都是一..

慧律法师:往生被(陀罗尼被)的用法

往生被又名“陀罗尼被”。其来源非出自《大藏经》,而系明季密宗盛行,金刚上师为慈悲救世故,集诸佛密咒,以梵文(或藏文)书于布帛,犹似坛场、《藏经》,倘经加持,其效力更不可..

慧律法师:人生一切皆苦?

许多人不了解佛教,认为佛教教义太重视苦;把人生说成苦哈哈的,变成是一种偏激的厌世态度。因为人类的生活中固然有苦,但也有快乐,不该「以偏盖全」。关于这一点,可以从两方面..

慧律法师:断气后处理原则

勿急于搬动遗体或盖棺、安葬亡者甫断气,心跳、呼吸固已停止,其神经系统及脑部尚在运作,未全死透,仍处有知觉之弥留状态,即令身躯僵冷,耳识犹在,听闻家属悲泣,自必哀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观照当下一念》

人主要是受思想的支配和智识的指挥,所以会对事相上的认知做抉择。也就是说,我们人是生活在惯性意识里面。所谓惯性意识,就是习惯于自己的主观看法,主观性再加上自己生长背景..

慧律法师:放下执着烦恼 才能得到快乐

哲学家说:有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,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他快乐。快乐是来自内在的解脱,你的内心不快乐,每天祈求谁给你快乐呢?人都是一样,自己在家待得无聊,..

慧律法师: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退失道心

修行要解跟行并重,如果没办法参与道场或者团体的修行,从解的方面,目前可以看师父的光碟,或者看正知、正见的高僧大德的光碟,因为在家居士毕竟烦恼多,俗事多,没时间在经教上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楞伽经大纲》节录

诸位法师,诸位护法居士、义工,今天是2004年9月26号,星期天,义工大会。讲堂落成到现在,这十几年来,诸位护法居士大德,都尽心尽力的来参与,师父非常的感念,非常的感恩。诸位今..

慧律法师:浅讲《信心铭》

第一句话:【至道无难,唯嫌拣择。】就是你要悟入佛道,不是很困难。你要悟入究竟解脱,也不是很困难。唯嫌拣择,就怕你选择,选择就是取东取西、舍此取彼,不了解当下不二的道理,..

慧律法师:如何度化家人?

问:如何度化家人?从你的行为做起:把你的个性改变得温文儒雅、谦卑、谦恭,对家人更好,让他(她)感觉学佛是有这个好处的,有大转变,又记得我的生日,还时时刻刻记得买..

慧律法师:家里人跟我们对着干该怎么办?

家里人跟我们对着干该怎么办?要退。众生是让你救度的,不是让你恨的,不是对着干的,要不然,你成佛以后就没众生可度了。佛陀说:要感谢你的敌人,因为你的敌人最先看到你..

慧律法师: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?

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?我先来举个例子,看看你们能否理解。比如说,这是一面镜子(这面镜子指的是念佛人的心),前面高空上有一个太阳,如果我把这面镜子涂黑,能..

慧律法师:在家居士如何看破、放下?

在家居士如何看破、放下?看破,有两个角度∶第一,观不净、苦、空∶你想想看,这个色身从小到大,大、小便不净;有这个色身就会生病、开刀,吃得不干净就会中毒,晚上睡不..

慧律法师:怎样才能断除妄想?

怎样才能断除妄想?那是错的,妄想本空。断除妄想重增妄,趋向圣道亦是邪。你要体会诸法本空,妄想本来就空。比如说这是清净心,前面摆人民币一百万。这个是清净心,那我们..

微信分享

微信分享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

链接已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