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笔记

星云大师:星云大师教你对治“贪嗔痴”的方法
2025-11-06 13:12

一.人生的大病究竟是什么呢?

我现在要告诉各位,人生的大病,在佛法里说,就是时时刻刻盘据在我们心中的贪、嗔、痴。

身体上的病痛,可以请求医师来医治,但心理上的大病,再高明的医师见了也会束手无策。为什么说人生的大病是贪、嗔、痴呢?贪嗔痴又为什么是人生的大病呢?

为了便于了解,简单的先把贪嗔痴解释说明如下:

一个人生存在这个世间上,不是想要拥有新式的洋房汽车,就是想要拥有漂亮美丽的妻女;不是在名利富贵上打主意,就是设法如何得到珍馐美味。这些希求妄想的念头,就是我们人生的贪病。

本来这个贪不一定完全是坏的,比如我们贪求知识的广博,学问的渊深,或是贪求了生脱死,证得无上果,把贪用在这一方面,不能完全说它不对,不过,像学问、知识,希求了脱生死,证无上佛果的心,不是损人利己的,不是自私的,反而是人生无价之宝,我们所说的贪是损人利己、自私贪婪的欲望。

人为了贪求眼前的一点暂时福乐,或是一点私利,往往父子之间争得面红耳赤,朋友之间的情谊也一脚踢开。为了想满足贪的欲望,什么义理人情,什么道德公道,一概都可不顾。我们这个社会,一旦黄金、美色、名位当前,就会打劫、强奸、斗争、诉讼,什么花样都会搬演出来,这种贪欲,岂不是人生的大病?

说到嗔心的大病也是人人俱有的,不分男女老少,大都患有这个大病。

一个小孩子,希望母亲把奶给他吃,稍一不如他的意,他马上就会拍手舞脚,大哭起来,这个嗔心不是与生俱来就有了吗?

有的人口蜜腹剑,这是隐藏的嗔心;有的人怒目狰狞,这是外现的嗔心;破口相骂,举拳相打,这都是由于内在的嗔心所发动!

当一个人嗔心生起的时候,再好的东西都可以把它毁坏。我们常见到一个家庭里夫妻起了争执,某一方面为了发泄他的嗔心,什么心爱的物品打破了也在所不惜,等到事后花钱再买,虽然懊悔,但已经迟了。

人们往往为了一时感情冲动,压制不住嗔怒之火的时候,再恩爱的夫妻可以因此而离婚,再好的朋友可以因此而反目。

第二次世界大战时,希特勒嗔厌苏俄投降的俘虏,下令凡是红军一律格杀,逼得俄军只有拚命而不敢再竖起白旗,希特勒优胜的战局因此而劣转;张献忠嗔怒四川人,下令屠杀,数百万人的生命在这一嗔之下而牺牲。

嗔心一起只望人家痛苦加深,只望人家越不幸越好,不管什么刻毒的言词,不论什么狠恶的手段,都会从万恶的嗔心中搬演出来。经云:一念嗔心起,百万障门开,又云:嗔恚之火,能烧功德之林,嗔心的确是人生最大的毛病。

其次说到愚痴也是人生的大病,我们在生死的大海之中翻滚,在六道众生之内轮回,天灾人祸,有着无量的苦恼侵害我们的身心,我们为什么不能脱离这些痛苦而得安乐?因为我们没有智慧而天天在愚痴里打滚啊!

举出几件愚痴的例子来谈谈:

世间上大多数的人,以为我们这个四大(地水火风)五蕴(色受想行识)和合的色身,是真实的、是常住的,所以,大家都过著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糊涂生活,谁人肯向死前休?这是很少有人来研究的问题。人生在世,数十寒暑,大家不懂人身难得,不求解脱,这岂不是最大的愚痴吗?

有些人,生在世间上,以为人死了以后还是做人,但另一种人却以为人死如灯灭,死了就没有了。前者的思想觉得人生做恶事也没有关系,因为死了还是做人,当然没有什么因果报应;而后者的思想是觉得人不必作善,就是作恶也不要惧怕,因为死了以后一切都没有,所以最好及时行乐。持有这种愚痴的见解,对于人生实在是很危险的!

还有一种人,虽然也想解脱痛苦,求得安乐,因此信仰了宗教,但他们并不能走上正信的大道。古时的印度,有人以为走到深山中喂虎,或走到悬崖上舍身,或者以为投入火中焚死,就可以得到解脱;今日的台湾,杀生拜拜,造无量罪,以为如此就能获得鬼神赐福的也大有人在,这不是愚痴吗?

更有一种人,明明知道贪嗔痴不好,明明晓得杀盗淫罪恶,但他还是离不了贪嗔痴,去不了杀盗淫,这不是别的,这就是愚痴的大病在作祟呀!

上面说的是人生大病的名称,当一个医生替人治病的时候,一定要把脉、验血、测量温度,来探求病源,然后才能应病与药。我们已经知道了人生大病的名称,现在进一步来研究人生的大病究竟是什么原因?

二.人生的大病究竟因何而起呢?

贪,贪是由于爱生起的。人因爱美色,爱钱财,爱名位,爱享受,为了满足爱,虽然美色如虎狼,钱财如蛇蝎,名位如陷坑,享受如利刃,但还是要贪求这些。

从前有一个仙人,收了两个徒弟,这两个徒弟从小就跟随仙人到深山里去,仙人为了让他俩容易证得仙道,所以把他们两个完全与女色隔绝,等到俩人二十岁左右的时候,仙人就想试一试这两个徒弟的道心。有一天,把他俩人带到一个热闹的都市上去走了一遭:

仙师!那个是什么呀?小徒弟用手指着一个婀娜窈窕的年轻女郎。因为他们一生还没有见过女人。

吃人的老虎!仙师说时,看也不看。

他们回到深山里,仙人问道:

徒儿!你们在都市里玩了一天,觉得什么是最可爱的呀?仙人考问他的两个徒弟。

吃人的老虎最好看!师兄弟都这样回答。

没有出息的东西!仙师气得就把他们师兄弟俩逐出了深山。

人为了这一念贪爱,给虎狼似的美色吞食了,给蛇蝎似的金钱毒害了,给陷坑似的名位束缚了,给利刃似的享受杀害了的,处处皆是,说来真是可惊可畏!

其次说到嗔,嗔怒的大病由于什么而来的呢?是由于不爱而生起的;不爱就是憎恶。

人因为不爱怨家仇人,不爱别人做事有不如自己的意思,不爱别人胜过自己,不爱自己所爱的为别人夺去,嗔怒就因此而生。

过去有一个家长,他家中的儿女子孙、奴婢童仆,无论做什么事,稍有一点不如他的意,他就怒火中烧,不能自已。因为他性情暴躁,家中财产虽多,可是人口总是不旺,他自己也知道嗔怒不好,一心想改,就在一块小木牌上写戒嗔怒三字,并且挂在胸前,以示警诫自己。有一天晚上,他听到家里的仆人集合在一个地方批评他说:

我们的主人,虽然很有德性,就是嗔心太大,一点都不如隔壁刘先生的仁爱慈和,所以我们时时都想离此他去。

你们的胆子真大!这位主人说时,就拿下挂在胸前戒嗔怒的木牌,打那个批评他的仆人:我现在已经很有修养,把嗔心都已改去,你们还要说我不如人!

这个主人口上虽然说得好听,但他不爱别人说他的过失,不爱听说别人比他好,终于嗔恚的心又给引起来了。

唐朝鱼朝恩问药山禅师:什么是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上的黑风吹其船舫,飘堕罗刹鬼国?

你这呆子!你问此何为?药山禅师反问他。

鱼朝恩听了,不由嗔心大生,怒形于色。

这就是黑风吹其船舫,飘堕罗刹鬼国!药山禅师笑呵呵的说。

我们因为不爱别人对我有嘲笑讥骂的口吻,嗔心马上就生起来了。这都是嗔心受不住境界考验的证明。

其次再讲到痴,痴的大病是由迷而起的。迷就是不明白道理。人因为不明白道理,所以起惑造业,由业感苦,因此人在这个世间上就不会安宁自在了。春蚕为什么会自缚?飞蛾为什么会投火?人们行事明明也知道前面是悬崖的顶端,或是黑暗的深渊,但他还是愚痴的向毁灭的路上走去。

偷盗的人知道会被捉去坐牢,杀人的人懂得非要抵命不可,但他们还是要盗取别人的东西,还是要伤害他人的生命,这不是愚痴是什么呢?

到妓女院中去的人,明明也晓得会染上花柳病;走进赌场时,也料到可能会把钱输去,但他终于还是去做了,这也是愚而不能觉啊!

一个人不知道世间是苦空无常,不懂得烦恼重重难以解脱,终日沉缅于短暂的享乐中,或是陷落于痛苦的泥淖里,不来研究道理,不来信仰佛教,这种愚痴大病的人生,真好比是一场迷糊的大梦!

过去有一位大富翁,住的是高楼大厦,吃的是山珍海味,但他的心,每日在名利上打主意,生活过得极其烦躁不安,不是胡思乱想,就是愁容满面。可是离他楼下不远的地方,有一间茅屋,里面住了一个贫穷的人,这个人虽然贫穷,收入也仅能糊口,而他闲暇无事时便看经念佛拜佛,精神非常愉快,终日面露笑容。富人见了他既妒又疑。一天,他将此事告诉法师,法师对他说:你过的生活,虽然有名有利,但这只是物质的生活,物质是有限的,而你的欲望是无穷的,有限的物质当然不能满足无尽的欲望,所以你就苦恼了。你不了解人生的真义,好像在迷途彷徨,寻不到归宿,当然就不安了。那位穷人,虽然贫困,但他看淡了物质束缚,他信仰佛教,学道明理,认识了人生的意义。所以一个人在物质生活以外,一定要有宗教信仰,精神才有寄托,心境才能安宁!

这位富人听了,也连连点头称是。当他回家后,账簿子一翻,算盘一打,又忘记好话,终日还是恍恍惚惚,愁眉不展,真是一个迷而不觉、极其愚痴的人!

我们现在对于人生大病的名称,以及人生大病的来源,都已经懂得了,进一步就要求医治疗这人生的大病。一般人都晓得,身体上感到不舒服,马上请医生打针吃药,但人们却把这心理上贪嗔痴的大病,放在旁边而不设法对治,那岂不是至为愚昧的事?

身体上的大病是有害我们色身的;心理上的大病不但有害我们的色身,而且有害我们的慧命,所以我们非要设法把它治好不可!

三.人生的大病究竟如何医治呢?

医治我们人生的大病,一定非要我们自己努力不可。因为医生为你开药方子,但不能勉强你吃药,你不吃药,你的病不会好,当然不能怪医生。佛法虽能医治人生的大病,但佛法只能指示你如何做,你不依佛法的指示去做,你的大病就不会好,那就不能怪佛法,而应该怪自己不上进。

学佛,本来就是学自己,遵照佛陀的指导,依佛法所指示的人生大病的药方子,不只是要完全相信,并且要我们努力去实践。虽然信仰佛法,而并不依照佛法指示的方法去实践,如同纸上谈兵,说食数宝,也是没有用的!

现在就把医治人生大病的方法,一一说明如下:

医治贪病,要用舍字。

人生所以患了贪病,就是一切都是为自己着想,不肯利益别人。天下可爱的东西,恨不得完全归诸自己一人,管什么别人的幸福,谈什么别人的安乐,他人的死活存亡,都与自己没有关系,因此贪病就缠绕到我们的身上来了。假若这时候懂得了舍,见到别人精神或物质上有苦难的时候,总很欢喜地把自己的幸福、安乐、利益施舍给人,这样,贪的大病当然就不会生起了。

不过,一讲到舍,很多人总觉得自己会做到的,例如送礼物给人,帮别人解除一些痛苦,这样还不能算做到真正的舍。因为送礼物给人,帮别人解除痛苦,心中难免有一点希望报酬的观念;希望报酬,这还是叫做贪,不叫做舍。

真正的舍,要像蜡烛一样,虽然自己牺牲了,但只要他人得到光明就够了;真正的舍,又要像朝露一样,明知自己瞬将灭亡,但还是用微弱的力量滋润万物生长;真正的舍,更要像太阳的光热一样,太阳的光热,照抚着大地,没有条件,没有代价,不希望万物对他报酬,觉得这是自己应尽的义务。

佛经上说:但愿众生得离苦,不为自己求安乐。就是这个意思。

医治嗔病的是一个忍字。

人生所以患了这个嗔病,就是没有修养的工夫,一有不爱的逆境当前,嗔心一动,多年的朋友可以变为仇人,结发的夫妻可能成为冤家聚头。这时,身边的事物,一切都好像是在嘲笑自己,一切都是可憎可厌,恨不得一拳要把世界粉碎!假若这时能懂得忍,懂得世间上一切都是自他平等一如,没有你我他的分别,没有坏与好的不同,有了这种忍的修养,嗔的大病当然就不易生起了。

其实,世间上一切不爱的事情,一切难以解决的问题,难道生起了嗔心就能解决了吗?那是不能的,嗔心唯有增加事态的严重性,所以,凡事都要仔细的想想,不要无谓的嗔怒,佛说:若以争止争,终不能止;唯有能忍,方能止争。实在是至理名言!

不过,说到能忍,这确是很不容易的。我们可以从这一个忍字的构造来看,忍上面一把刀,刀上加一点,成为刃,刃是锋利的刀口,刃字的下面写个心,就是忍,这就是说用一把极快的利刀,插在你的心上,你能不叫一声,不动一下,这样方能称为能忍!

再说医治痴病的是一个觉字。

人生所以患了这个痴病,完全是因为迷而不觉。前面讲的贪嗔两种大病,所以那么厉害,归根还是由于愚痴。人生的八万四千烦恼,人生的死死生生,一切还是渊源于这个痴字。这个痴可以增长邪见,邪见可以造一切罪业,将来招致地狱畜生的苦果。假若有一点觉悟的心,明白自己有一个大智觉海,努力维持平静的海面,不要让愚痴的风,掀起了骇人的波浪。

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,茫茫的前程,没有边际,人生在这世间上,没有一个觉悟回头的心,而迷失了航程和路线,实在是很危险的!

所以我要奉劝诸位:赶快来信仰佛教,把不明白的道理弄明白了,把一些自以为明白而事实上并未明白的邪知邪见舍弃了,把一些人生的大病和一些习气,尽力的革除和治愈,那就是真正的觉悟解脱。

贪病的对治是舍,在不能完全做到舍的时候,应该要常行知足,唯有知足才能常乐;嗔病的对治是忍,在行忍的时候,应当行慈悲,慈能与乐,悲能拔苦,做到慈悲方名能忍,唯有能忍才能自安;痴病的对治是觉,在求觉的时候,不忘增长自己的智慧,唯有智慧,才能觉今是而昨非。

为什么我要把贪嗔痴说为是人生的大病呢?前面已经说过,因为普通的病有害身体上的生命,而贪嗔痴可以戕害我们心理上的慧命。我现在把这心理上的大病,和身体上的大病做一个比喻:心理上的贪病好比是身体上的胃病;心理上的嗔病好比是身体上的肺病;心理上的痴病好比是身体上的精神病。因为害胃病大多数是由于贪吃饮食太多的缘故;肺病能烂坏人身体的内部,和嗔心能坏事一样;精神病是自己理智不能做主,言行失常,而痴病正是做错事的一个根源,列一表如下:

最后,我以佛经上的两句话,赠送给诸位,作为一个座右铭。这两句话是:勤修戒定慧,息灭贪嗔痴。

End

慧律法师:临终助念的相关知识

助念之意义众所皆知,五浊恶世,苦恼无量,世寿既尽,谁不思舍此秽躯,投生清净庄严之极乐圣土?阿弥陀佛于无量劫前,为法藏比丘,即于世间自在王佛前发四十八大愿,成就西方极乐世..

慧律法师:佛教的宇宙观

至于宇宙,则是每一个宗教都会谈到的。释迦牟尼佛在经典里面说的,这个宇宙有多大呢?有无量无边、不可说不可说的广阔;有不可思、不可议、无量的世界。在科学发展了两千多年后..

慧律法师:放下爱恨恩怨 得清净无染的心

佛陀以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,度众四十九年,讲经三百余会,无非是要令众生开、示、悟、入佛之知见。什么是“佛之知见”呢?就是“觉性”;就是“如来智慧德相”;就是“摩诃般若波..

星云大师:死亡是什么感觉?死亡的真相

死亡是什么感觉?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经历过死亡,不知道面临死亡的一刹那究竟是什么情况。根据经上的描述,死亡的那一刻,死者的感受仍然很清晰,他可以清楚地听到医生宣布..

慧律法师:千万别做佛教的罪人

西藏密宗是正法,毁谤者为恐怖分子。“我修净土宗,专心念佛,一门深入,只有这个能了生死,其他是魔,其他经典不能看!”(如此)不惜诽谤、攻击其他不同的宗派,这个跟迷惑的众生有..

慧律法师:如何面对和处理死亡

人生自古谁无死众所皆知,人间有八苦,谓:生、老、病、死、爱别离、怨憎会、求不得暨五阴(指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为类聚一切有为法之五种类别。)炽盛。人生在世,虽区区数十寒..

慧律法师:念佛恳切的心如何生起来

三界的因,哪一个没有?贪瞋痴是俱生的烦恼。最初一念不觉,出现了阿赖耶,跟着阿赖耶连带生起来的,前七识。末那识生起来了,末那识四大烦恼常相随,第一个我见,非常坚固,执着阿..

慧律法师:世间为我所用,非我所有

圣人告诉我们:“世间为我所用,非我所有。”这就是说,世间任何的东西,只是暂时借你用的,没有永远的东西。今天你很有钱,但死了之后,钱就不是你的。你今天有一个很好的床铺,死..

慧律法师:佛号最吉祥

「念佛身有佛光」,有什么好处呢?刚刚讲,魔不能犯,当然,分析来讲,身有佛光就会让我们「消业障、增福慧、辟除恶鬼、解冤度亡,为当地带来吉祥」,就有这一些好处。既然有这一些..

慧律法师:念佛不求往生,只求家庭平安?

念佛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只求平安,能平安过日子就好,这像什么,你们知道吗?就像小孩子不懂事拿一颗大钻石去换一颗糖果吃,念佛不求往生只求家庭平安,就像拿一百克拉的钻石..

慧律法师:荣华终是三更梦,富贵还同九月霜

学佛,就是要超越自己。但要从何下手呢?第一,要从去‘贪\’下手。贪’也可以解释为\‘执著’,我们执著就会有痛苦。仔细想一想,我们那一种痛苦不是由贪延伸而来的呢?贪钱、贪..

慧律法师:修行要有健康的身心

要有健康的身体,平时要调饮食、调睡眠,有病就去求诊。所谓健康的心,是指要有正念、正见。我们说破见不破法,也就是破众生的知见,不破佛法。法就是六根六尘六识所建立的万法..

慧律法师:不了解生命,我们就得不到生命

有许多人问:慧律法师师你有什么神通吗?我说:没有,一点神通都没有。我既不会看地理,也不会算命,也不像商业钜子王永庆那样有钱。我只是个两袖清风一无所有的修行人,唯一拥有..

慧律法师:断除四烦恼建立正知见

慧律法师:断除四烦恼建立正知见一、四烦恼1、我见学佛之前,先学修养我们每一个人都会认为自己看到的是对的,然后执著自己所看到的,排斥别人、攻击别人,当他拥有自己的看法之..

慧律法师:放下执着烦恼才能得到快乐

哲学家说:有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,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他快乐。快乐是来自内在的解脱,你的内心不快乐,每天祈求谁给你快乐呢?人都是一样,自己在家待得无聊,跑去楼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开示录

⊙其实生活是很简单的,最复杂的是我们自己而已。⊙当你要开口说话时,你所说的话必须比你的沉默更有价值才行。⊙我们要立即断然的舍弃所有一切矫饰性的虚言、妄语,我们必须..

慧律法师:妄念太多,要怎样摄受六根?

问:妄念太多,要怎样摄受六根?慧律法师答:妄念太多,那么就观想,我们若是在持咒念佛的时候,这忏云法师教我们的,说我们如果在持咒念佛的时候,可以观想这个佛像,不要想太久,五..

慧律法师:请问师父,信佛是为了什么?

信佛为了解脱。佛陀告诉我们悟,要赶快觉悟,时间一天一天过去,我的生命一天一天减少,要赶快觉悟,要不然到死的时候,意识佛教不说灵魂,说意识会随业到六道轮回继续轮转。有人..

慧律法师:明了人生的因果

1.明了人生的因果因果,是宇宙人生的规律,也是佛法建立的根本。整个佛法的理论体系,都以因果为基础。世界上的宗教、哲学、科学也都谈到因果,但由于缺乏般若智慧,所以对因果..

慧律法师:记住一句话,就立刻转凡成圣!

慧律法师:记住一句话,就立刻转凡成圣!诸位!只要记住师父一句话,就立刻转:永远不要去看众生的过失,你就无比快活!很快活!你今天为什么不快活?就是因为要看众生的缺点,老是把..

慧律法师: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?

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!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?我觉得唯有「内心安适,俯仰无愧」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。因为心如不安,幸福要从何建立呢?那么要如何,心才会安呢?古人说:「无所为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解脱后的心灵》

执著带给人束缚,使我们不得自在。这就好比犯人被上手拷、脚镣,行动无法自由。心灵的超越正是让我们放下执著,摆脱身心的桎梏。追求心灵的超越,以传统佛教术语来说,就是达到..

慧律法师:减少烦恼两个办法

慧律法师:应该怎样过人生呢?要记住:第一:你一定要宽恕众生。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、伤害别人、毁谤别人、批评别人的时间,超过于冷静下来了解自己。我们每天眼睛一张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净土心要》

现在翻开一百一十一页,往生居士第三,清朝甘露寺,江苏镇江县的甘露寺。就是劳动,甘露寺有一个很勤劳专门在做苦工的仆役。一向不识字所以才会跟你们说,不识字也不要紧,了生死..

慧律法师:高雄文殊讲堂清规

1、真观照。保持秒秒安祥。一日明心见性。灵光普荫人天。2、勤念佛。念念要生彼国。念到不念而念。弥陀不从他得。3、虔礼佛。消尽平生罪业。欲了施主供养。便是这个法则。4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莫拒外境念念清净》

学佛的过程中,往往必须经历重覆的挣扎;重覆的创伤、挫折;重覆的忧郁感;重覆的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、无力感。然后,才慢慢地体悟出真理。不过,虽然我们常常在境界申迷失..

慧律法师:濒死体验九则

节录自慧律法师《临终备览》1.日本人小提德行先生二十七岁时,因脊椎受伤并发肋膜炎,致生命垂危,以下为其脱体经验:“我感觉头很晕,背部似被蜘蛛网缠住且欲将我拉进地底般,虽..

慧律法师:每天一定要定功课

我们做功课通常都是散持。我问老菩萨:一天念多少?她回答:我也不知道,反正有空就念。那么,没空呢?没空就看电视。世间人就是这样,因此修行无法成就。一定要定功课,看一天要念..

慧律法师:对佛教的常见误解

佛教的原貌是清净光明的,是反求诸己的,是绝对平等无私的。然而,由于欠缺教育的缘故,使社会大众无法认识其本来面目,产生种种误解。又以文化、制度诸多因素,导致弊端丛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:放下一切,专心念佛

想修持的人,就要先学习「放下」。有信徒问我:「师父,要如何修持呢?」我就回答说:「放下!放下!先放下。将心事统统放下,钱财统统放下,一切都放下,这样念佛才会踏实;如果着于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慈、悲、喜、舍》

我慢是障道的根本,古德云:我慢高山,不留德水。一个有德行的人,绝对不会骄傲的。一个骄傲的人,他的胸量就小,脾气就暴躁,自然没有什么德行可让人来亲近。一个有德行的人必须..

慧律法师:有人害我钱财损失,我起了嗔心

问:最近半年来,有人伤害我,害我钱财损失,所以我起了嗔恨心,妨碍我的修行,请问法师,如何去突破这个逆境。答:嗯,这当成我们欠他的啦!把它想成别人为什么不会遇到这种事,偏偏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让你赢,我也没有输》

释迦牟尼佛自认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人,所以他没有烦恼。而大多数的人却将自己当作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、最不平凡的人,也正由于我们自觉了不起、不平凡,而过著烦恼不堪的日子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净土圣贤录易解》

《净土圣贤录易解》序净土法门 三根普被 佛不诳语 祖不妄传信愿念佛 决定往生 圣贤录者 千古明证然由此书所载事迹,通千余年。前贤所论,警策之语,义理深奥,不易明了;又因文..

慧律法师:如何设置灵堂

设灵灵堂布置宜庄严肃穆,简单隆重。供奉西方三圣,前面悬挂亡者相片,陈设香炉、水果、鲜花等。亡者灵前以莲花灯,代替民间之金童玉女。祭品宜素戒荤。佛像后面垂挂黄布,再置..

慧律法师:远离三有,如鸟出笼

《楞严经》【远离三有,如鸟出笼】。慧律法师:这个比喻得很好!鸟,表示我们的心,出笼就是解脱了,不为物累,不会被假相所束缚,这个鸟就是我们的心,如果被假相所困住,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律己与宽人》

修行人要让众生有解释的机会忏悔的余地,不要咄咄逼人。就像如果一位出家人犯了戒律,或在家居士过去曾造了很多杀业,甚至毁谤三宝,学佛的人都应以慈悲关怀的心来原谅及开导他..

慧律法师:佛法讲世间的真相

对于智者,生命是一种享受,有智慧的人,我们今天来听经闻法,我们就是要开智慧,我们不会象世间人,为了一点小事,撞得头破血流,到最后一场空。世间,大家都是迷茫,所以那些个唱歌..

慧律法师:放下执着和烦恼才能获得快乐

哲学家说:有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,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他快乐。快乐是来自内在的解脱,你的内心不快乐,每天祈求谁给你快乐呢?放下执着才能获得快乐,人都是一..

慧律法师:往生被(陀罗尼被)的用法

往生被又名“陀罗尼被”。其来源非出自《大藏经》,而系明季密宗盛行,金刚上师为慈悲救世故,集诸佛密咒,以梵文(或藏文)书于布帛,犹似坛场、《藏经》,倘经加持,其效力更不可..

慧律法师:人生一切皆苦?

许多人不了解佛教,认为佛教教义太重视苦;把人生说成苦哈哈的,变成是一种偏激的厌世态度。因为人类的生活中固然有苦,但也有快乐,不该「以偏盖全」。关于这一点,可以从两方面..

慧律法师:断气后处理原则

勿急于搬动遗体或盖棺、安葬亡者甫断气,心跳、呼吸固已停止,其神经系统及脑部尚在运作,未全死透,仍处有知觉之弥留状态,即令身躯僵冷,耳识犹在,听闻家属悲泣,自必哀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观照当下一念》

人主要是受思想的支配和智识的指挥,所以会对事相上的认知做抉择。也就是说,我们人是生活在惯性意识里面。所谓惯性意识,就是习惯于自己的主观看法,主观性再加上自己生长背景..

慧律法师:放下执着烦恼 才能得到快乐

哲学家说:有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,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他快乐。快乐是来自内在的解脱,你的内心不快乐,每天祈求谁给你快乐呢?人都是一样,自己在家待得无聊,..

微信分享

微信分享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

链接已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