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说: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就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。佛经上也说:未成佛道,先结人缘。所谓结缘,就是和他人建立融洽的关系和良好的沟通。
人生最可贵的一件事就是结缘,为了我们自己的生活愉悦,也为了大家的生命快乐,广结善缘实在重要。那么,怎么样才能广结善缘呢?
过去,有的人在路上点一盏路灯跟行人结缘,有人做个茶亭施茶与人结缘,有人造一座桥梁衔接两岸与人结缘,有人挖一口水井供养大众结缘,有人送一个时钟跟你结时间缘,这些都是很可贵的善缘。只要人有善心,自然善缘处处在,善门处处开!
我现在大略举出几种结缘方法:
(一)经济结缘
有时候我们可以用一块钱跟别人结善缘,不但带给别人亲切感,甚至也许因此救了他人一条命。比如说公路上出了车祸,有人想打电话报案求援,偏偏只有钞票没有铜板,根本无法换钱,这时候你借他一元,马上救护车也来了,医生也来了,许多流血垂危的伤者都得到了及时救护,你这一块钱的善缘就广大无比了!
(二)语言结缘
别人灰心的时候,你鼓励他一句话,对方就有绝处逢生的感觉;别人失望的时候,你赞美他一句话,他就会觉得人生可爱多了。所谓一字之褒,荣于华衮;一字之贬,严于斧钺,一句好话有时真可以使人我快乐、天地清平!
(三)功德结缘
件小小的善事,一个小小的善心,都可以蔚成大功德。荷兰曾经有一个小孩子,傍晚从海边堤防走回家的时候,偶然发现堤防上有一个小洞,海水正慢慢的从洞口流出来,他一想:哎啊,这不得了!要是不赶快把它堵塞起来,明天这堤防就会溃决,海水会淹没整个城市的。这个子孩子一发善心,找不到东西堵塞,就用手指头去堵,他站在风雨中,从天黑等到天亮,整个晚上都等不到人,天亮以后才有人发现他僵冷的晕倒在堤防边,手指头还紧紧塞在洞里,大家才万分感动的知道他一根指头挽救了全城居民的生命财产。所以,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,一个小小的善心,能够拯救无比的生命,成就无限的功德。
(四)教育结缘
我们也可以用知识或技术做法布施,来和人结缘。每天,无论在台北或澎湖,全国有十八万教师在谆谆传授知识学问,提高了国民的知识水准,也促进了国家的繁荣进步。你今天教别人一点知识或技术,明天就会成为他立身处世的本领;常常一句睿智的语言,可能影响对方一生,成为他生活的指南和处世的依据。
(五)服务结缘
在某些事情上给别人一点方便,有时会成为大家钦佩敬爱的对象。譬如警察先生在十字路口搀扶老婆婆过街,为人民褓姆树立了美好的形象;售货小姐亲切地引导客人买东西,让顾客享受到购买的乐趣;小朋友在公共汽车上很有礼貌地让位子给老人,使我们对国家的未来有了信心。从这些日常生活上给人的服务结缘,可以窥测我们的社会是不是进步开发的社会。
(六)身体结缘
一个微笑,一个举手,有时候会带给大家意想不到的善缘。曾经有一个失业的青年徘徊在台北火车站前,望着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色发楞,想找一个有钱人的座车撞上去自杀,以便让贫穷的老母亲得到一笔抚恤金过日子。正在他万念俱灰的时候,有一个高贵美丽的小姐经过他面前,对他微微一笑的点了个头,这个青年一高兴,倒忘了寻死了;第二天他居然得到了一份工作养家,更不想死了!一个笑容的因缘多么大。
学佛法、做功德,有时候不一定是要入山修行或施拾钱财,有时候一句好话、一件善事、一个微笑、一点知识,都能给我们的人生广结善缘,成就大好的功德。中国佛教有四大名山,四大名山各有一个菩萨应世传法,就是我们通常所称念的观世音菩萨、地藏菩萨、文殊菩萨、普贤菩萨。这四位大菩萨各有殊胜的因缘:
观世音菩萨以慈悲为缘,普渡众生,在他的慈心悲愿里,一切众生承受了慈悲的法孔,成就了慈悲的心怀。
地藏菩萨以愿力为缘:众生度尽,方证菩提,地狱不空,誓不成佛!千百年来,地藏菩萨的这四句无量愿偈,为世人指出了成佛路,为佛法点出了长明灯!
文殊菩萨以智慧为缘,发广长舌,说无上法,为盲者现光明,为闇者演法音,以他的睿智大慧为中国佛教开创了至深至妙的大般若境界。
普贤菩萨以实践为缘,举手投足皆是道,扬眉瞬目无非法,为中国佛学树立了崇朴务实的道范与高风。
除了四大菩萨之外,佛教里面的历代高僧大德,个个都有独到的结缘法门。例如:
弘一大师以书法与人结缘,以持戒与人结缘。只要是向慕佛法的人,他从不吝惜以笔墨写经句结法缘;他自己更是严谨修行,坚守戒律,绝无一言谤法,无一行犯戒,为佛法树立了华枝春满,天心月圆的崇高典范。
虚云老和尚以禅定与人结缘,如如不动,一心不乱,不说法而法音宣流,接万机而不随境转。
太虚大师则以说法为缘,或以文字演绎般若,或以讲经启迪迷津,奔走各方,为中国佛教的起死回生打下一剂清凉药方。
善导大师以光明和大众结缘,使眼盲者心不盲,使心盲者重现智光,为黑暗污浊的人间带来一片光明。
印光大师以念佛结缘,从念念观佛相续不断,日日持诵佛号不绝的修持中,引导信众对弥陀净土产生坚定的信心,和弥陀世尊结下妙善的因缘。
其他如印度须达长者以布施结缘,建造了祇园精舍,成为佛陀在印度北方弘化的场所,而受到举国的敬仰。又如永明延寿禅师以放生结缘,救渡了无数水族走兽免受刀俎油锅的灾难。龙裤国师以奉茶结缘,让饥渴的旅人游子得到甘露的滋润、清凉的荫,有力气跋涉更遥远的路途!
社会要靠群体的结合营运才能发挥功能效用,就是个人的生命也要依靠六根的配合聚会,才能生活愉快。我们日常生活的一切要仰仗士农工商的合作无间,搬有运无,才能衣食无缺,免于匮乏,因此我们要感谢因缘,感谢众多的人成就我们。如果我们想要事业亨通、生活幸福,就要和一切众生结现世好因好缘,甚至结未来善因善缘,乃至和诸佛菩萨结法缘。能够把握因缘、创造因缘、随顺因缘,十方来,十方去,共成十方事;万人施,万人舍,同结万人缘。必能成佛有份,菩提证成!
最后,祝福各位成为人人钦佩而最有人缘的人,具足好因缘,成就大事业!
End
信佛为了解脱。佛陀告诉我们悟,要赶快觉悟,时间一天一天过去,我的生命一天一天减少,要赶快觉悟,要不然到死的时候,意识佛教不说灵魂,说意识会随业到六道轮回继续轮转。有人..
1.明了人生的因果因果,是宇宙人生的规律,也是佛法建立的根本。整个佛法的理论体系,都以因果为基础。世界上的宗教、哲学、科学也都谈到因果,但由于缺乏般若智慧,所以对因果..
「人,生而不平等」。在历史上,有很多人穷究一生的研究,然后,想要为这个问题,提出一个圆满的答案。但唯有佛陀「人人都能成佛」的理论,才真正为众生提出了究竟解决之道。人的..
慧律法师:记住一句话,就立刻转凡成圣!诸位!只要记住师父一句话,就立刻转:永远不要去看众生的过失,你就无比快活!很快活!你今天为什么不快活?就是因为要看众生的缺点,老是把..
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!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?我觉得唯有「内心安适,俯仰无愧」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。因为心如不安,幸福要从何建立呢?那么要如何,心才会安呢?古人说:「无所为..
执著带给人束缚,使我们不得自在。这就好比犯人被上手拷、脚镣,行动无法自由。心灵的超越正是让我们放下执著,摆脱身心的桎梏。追求心灵的超越,以传统佛教术语来说,就是达到..
慧律法师:应该怎样过人生呢?要记住:第一:你一定要宽恕众生。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、伤害别人、毁谤别人、批评别人的时间,超过于冷静下来了解自己。我们每天眼睛一张..
现在翻开一百一十一页,往生居士第三,清朝甘露寺,江苏镇江县的甘露寺。就是劳动,甘露寺有一个很勤劳专门在做苦工的仆役。一向不识字所以才会跟你们说,不识字也不要紧,了生死..
1、真观照。保持秒秒安祥。一日明心见性。灵光普荫人天。2、勤念佛。念念要生彼国。念到不念而念。弥陀不从他得。3、虔礼佛。消尽平生罪业。欲了施主供养。便是这个法则。4..
学佛的过程中,往往必须经历重覆的挣扎;重覆的创伤、挫折;重覆的忧郁感;重覆的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、无力感。然后,才慢慢地体悟出真理。不过,虽然我们常常在境界申迷失..
节录自慧律法师《临终备览》1.日本人小提德行先生二十七岁时,因脊椎受伤并发肋膜炎,致生命垂危,以下为其脱体经验:“我感觉头很晕,背部似被蜘蛛网缠住且欲将我拉进地底般,虽..
我们做功课通常都是散持。我问老菩萨:一天念多少?她回答:我也不知道,反正有空就念。那么,没空呢?没空就看电视。世间人就是这样,因此修行无法成就。一定要定功课,看一天要念..
佛教的原貌是清净光明的,是反求诸己的,是绝对平等无私的。然而,由于欠缺教育的缘故,使社会大众无法认识其本来面目,产生种种误解。又以文化、制度诸多因素,导致弊端丛..
想修持的人,就要先学习「放下」。有信徒问我:「师父,要如何修持呢?」我就回答说:「放下!放下!先放下。将心事统统放下,钱财统统放下,一切都放下,这样念佛才会踏实;如果着于..
我慢是障道的根本,古德云:我慢高山,不留德水。一个有德行的人,绝对不会骄傲的。一个骄傲的人,他的胸量就小,脾气就暴躁,自然没有什么德行可让人来亲近。一个有德行的人必须..
问:最近半年来,有人伤害我,害我钱财损失,所以我起了嗔恨心,妨碍我的修行,请问法师,如何去突破这个逆境。答:嗯,这当成我们欠他的啦!把它想成别人为什么不会遇到这种事,偏偏..
释迦牟尼佛自认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人,所以他没有烦恼。而大多数的人却将自己当作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、最不平凡的人,也正由于我们自觉了不起、不平凡,而过著烦恼不堪的日子..
《净土圣贤录易解》序净土法门 三根普被 佛不诳语 祖不妄传信愿念佛 决定往生 圣贤录者 千古明证然由此书所载事迹,通千余年。前贤所论,警策之语,义理深奥,不易明了;又因文..
设灵灵堂布置宜庄严肃穆,简单隆重。供奉西方三圣,前面悬挂亡者相片,陈设香炉、水果、鲜花等。亡者灵前以莲花灯,代替民间之金童玉女。祭品宜素戒荤。佛像后面垂挂黄布,再置..
《楞严经》【远离三有,如鸟出笼】。慧律法师:这个比喻得很好!鸟,表示我们的心,出笼就是解脱了,不为物累,不会被假相所束缚,这个鸟就是我们的心,如果被假相所困住,..
修行人要让众生有解释的机会忏悔的余地,不要咄咄逼人。就像如果一位出家人犯了戒律,或在家居士过去曾造了很多杀业,甚至毁谤三宝,学佛的人都应以慈悲关怀的心来原谅及开导他..
对于智者,生命是一种享受,有智慧的人,我们今天来听经闻法,我们就是要开智慧,我们不会象世间人,为了一点小事,撞得头破血流,到最后一场空。世间,大家都是迷茫,所以那些个唱歌..
修行,一定要避免造口业。生活中说话的机会很多,但是,要说得有意义则不简单。例如:解决他人烦恼,彼此沟通了解,引导他人学佛……等等,如果只是在制造是非,则自己与他人,常常..
哲学家说:有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,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他快乐。快乐是来自内在的解脱,你的内心不快乐,每天祈求谁给你快乐呢?放下执着才能获得快乐,人都是一..
往生被又名“陀罗尼被”。其来源非出自《大藏经》,而系明季密宗盛行,金刚上师为慈悲救世故,集诸佛密咒,以梵文(或藏文)书于布帛,犹似坛场、《藏经》,倘经加持,其效力更不可..
许多人不了解佛教,认为佛教教义太重视苦;把人生说成苦哈哈的,变成是一种偏激的厌世态度。因为人类的生活中固然有苦,但也有快乐,不该「以偏盖全」。关于这一点,可以从两方面..
世间有一无形力量,为我之主人,名曰:意识。此乃是我、法二执与分别心之综合,又可称之为业,乃生命的元素,痛苦之源由。因贪、嗔、痴三毒所造之业,当以戒、定、慧三无漏..
勿急于搬动遗体或盖棺、安葬亡者甫断气,心跳、呼吸固已停止,其神经系统及脑部尚在运作,未全死透,仍处有知觉之弥留状态,即令身躯僵冷,耳识犹在,听闻家属悲泣,自必哀..
人主要是受思想的支配和智识的指挥,所以会对事相上的认知做抉择。也就是说,我们人是生活在惯性意识里面。所谓惯性意识,就是习惯于自己的主观看法,主观性再加上自己生长背景..
哲学家说:有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,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他快乐。快乐是来自内在的解脱,你的内心不快乐,每天祈求谁给你快乐呢?人都是一样,自己在家待得无聊,..
修行要解跟行并重,如果没办法参与道场或者团体的修行,从解的方面,目前可以看师父的光碟,或者看正知、正见的高僧大德的光碟,因为在家居士毕竟烦恼多,俗事多,没时间在经教上..
诸位法师,诸位护法居士、义工,今天是2004年9月26号,星期天,义工大会。讲堂落成到现在,这十几年来,诸位护法居士大德,都尽心尽力的来参与,师父非常的感念,非常的感恩。诸位今..
第一句话:【至道无难,唯嫌拣择。】就是你要悟入佛道,不是很困难。你要悟入究竟解脱,也不是很困难。唯嫌拣择,就怕你选择,选择就是取东取西、舍此取彼,不了解当下不二的道理,..
问题:作为一名退休的教师,虽然有诵经念佛,可心里总是放不下学生,并且还想继续深造去帮助别人,请师父指点。慧律法师:经教上不通,诵再多的经也没有用,你智慧不开,如..
问题:帮助堕胎的妇产科医生临命终会有障碍吗?有什么解决之道?慧律法师:会有障碍。可以从三个角度来解决:第一,借助于有修行的僧团的力量。如果你是妇产科的医生,有因..
问:如何度化家人?从你的行为做起:把你的个性改变得温文儒雅、谦卑、谦恭,对家人更好,让他(她)感觉学佛是有这个好处的,有大转变,又记得我的生日,还时时刻刻记得买..
家里人跟我们对着干该怎么办?要退。众生是让你救度的,不是让你恨的,不是对着干的,要不然,你成佛以后就没众生可度了。佛陀说:要感谢你的敌人,因为你的敌人最先看到你..
问题:我现在在修学上好像遇到了一个瓶颈,我们现在一直观照自己,发现自己起了烦恼,赶快叫自己放下。但是我们一直起烦恼,一直放下;又一直起烦恼,又一直放下这个过程是..
问∶在家居士如何看破、放下?慧律法师答∶看破,有两个角度∶第一,观不净、苦、空∶你想想看,这个色身从小到大,大、小便不净;有这个色身就会生病、开刀,吃得不干净就会中毒,..
问:念什么佛、如何念佛方能往生极乐世界?念什么都一样,问题是要见性,见性的话,不念它也是佛。佛不念佛、佛不绕佛、佛不礼佛。佛不念佛:自性就是佛,念念般若,涅槃妙..
在梦中梦到男女在行淫,要怎么办?如何忏悔?我们修行当中,如果有这种毛病的、淫心太重的人,照我说的,你如果办得到,你就有办法改变。第一、过午不食。第二、常常打赤脚..
问: 念佛不一定要求往生,只求家庭平安,不可以吗?念佛不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只求平安,能平安过日子就好,这像什么,你们知道吗?就像小孩..
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?我先来举个例子,看看你们能否理解。比如说,这是一面镜子(这面镜子指的是念佛人的心),前面高空上有一个太阳,如果我把这面镜子涂黑,能..
求生极乐世界,这个可不得了,那是成圣的一念之间,这个没有大福德、大因缘碰不到的。所以,你就晓得,我们福报大的人,身体健康、经济非常好,面相庄严,六根圆满具足。福报不够的..
在家居士如何看破、放下?看破,有两个角度∶第一,观不净、苦、空∶你想想看,这个色身从小到大,大、小便不净;有这个色身就会生病、开刀,吃得不干净就会中毒,晚上睡不..
问题:有的人一生受苦很多,如果按照因果来说,是因为此人前世一定修行不好吗?慧律法师:不要这样讲,一辈子受了很多苦,反而容易入道。不要把苦当作苦,一定要把苦当作是..
问题:我的小叔,因为嗜赌如命,三番两次,回到家就是要钱,甚至,要父亲的房契,(房契就是房地产,房地产要去周转,拿家里的地契要去当,要去周转一下)可以说宿业深重,..
怎样才能断除妄想?那是错的,妄想本空。断除妄想重增妄,趋向圣道亦是邪。你要体会诸法本空,妄想本来就空。比如说这是清净心,前面摆人民币一百万。这个是清净心,那我们..
请问出家的鞋子,在家众是不是可以穿?在进香和朝山的时候,是不是可以穿出家众的鞋子?慧律法师答:鞋子不可以乱穿的,这不可以啦!出家众的鞋子有洞啦,有洞就是看破的意思。在家..
慧律法师答:六斋意思就是说:六天过午不食。八关斋意思是八条戒律你如果持好,能关闭一切的恶业,斋就是过午不食,八关就是八条戒律可以关闭一切的恶业,然后过午不食,叫八关斋,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