观想念佛出自《十六观经》。经里一共说明十六种观法,现在略举前两种观法:日观与水观。第一、日观:首先面朝西方,端身正坐,仔细观想太阳落山处,使心念牢牢安住在这一境界上,不移不动,集中精神,专注观想,内心平稳。太阳即将西落时,彤彤日轮,状如空中悬鼓。日观修成时,无论开眼或闭眼,这种..
◎ 印 光【原文】汝昆弟能如是为母念佛,兼又印施观音颂、文钞等。有此善心净资,并利人之事之功德,岂但汝母莲品增高。将见汝祖父母,汝父,并历代祖妣,同沾法利,同得往生也。光之所说,乃本理本情,非漫然为汝等说悦心快意语也。富贵人家子弟,多不成器,其源由于爱之不得其道,或偏与钱财,或偏..
问:若我们识得念经而无请僧及买办以上各物,亦无设灵位,而自己一人持素于佛前虔诚诵经礼忏,来代亡亲忏悔,代其念佛求生西方,其效果比第一条功德如何?(杨乘光)李炳南答:请僧荐亡,必延戒学双尊之大德,以其威仪具..
问:念一句佛号就消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。那么我们不如造罪以后再来念佛。如果说念佛是消过去的罪业,不再去造新罪,那么造了罪以后,不又是过去的旧罪了吗?答:从前某甲正在大吃砒霜,某乙看见就惊奇地问:为什么要自杀?甲说:我不是自杀,因为听说某店有解毒的灵药,我想买来服用,所..
问:常常听说念佛人著魔,心里很生疑惑,难道佛不加持吗?李炳南答:魔由自心生,这一定是念不如法,或者是心不清净。有了这两个原因,就与佛产生了隔离,佛怎么还能加持呢?但是见怪不怪,不去理他,提起正念,一直不退,魔自然消灭,不能为害。以后功夫反而更进一层,所..
问:承蒙指示,念佛不必观想,但我念佛时,思想不能集中,有什么好办法对治吗?李炳南答:佛号发于心,出于口,入于耳,再印于心,要使它清清楚楚,一字不走,周而复始,这样就能做到思想集中。如果仍然不能集中,就可以采用计数的办法。一气念三句,..
李炳南答:你所提的问题,对那些无真信切愿实修的人才存在。这些人即使没有你所提的那些问题,也不能往生。在炮火连天、天灾人祸时,还不去抓紧时间念佛,那么平素的懒散就可想而知,他的心本来就不在道啊!..
问:信愿行三资粮具足,但是要紧在临终一刹那间念头,如果遇上水火灾难或者发生车祸,这样就没有预备念佛,能够往生吗?李炳南答:念成习惯后,自然脱口而出。我们看到世上的人,一遇到痛苦,就会呼天呼地,喊爹喊娘,这是与生俱来的习惯,念佛念到纯熟时,不..
听人说,修净土不过是种种善根罢了,对吗?很对。树无根不长,怎么还能开花结果呢?念佛是因根,往生是果实。经上说: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。某人这句话的毛病在不过是三字,他的善意或者恶意姑且不管,只看这句话的落脚点才对。..
问:妇人生产一个月可以念佛吗?用口念,或用心念?(杨金英)答:念佛注重相继,生产系生理自然,并无产妇不许念佛之说。心念固佳,如不能者,口念亦不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