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笔记

净土经论: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五(一)

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第一分典尊经第三如是我闻。一时。佛在罗阅祇耆阇崛山。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。尔时。执乐天般遮翼子。于夜静寂无人之时。放大光明。照耆阇崛山来至佛所。头面礼佛足已。在一面立。

净土经论:佛说长阿含经卷第六(二)

(六)佛说长阿含第二分转轮圣王修行经第二如是我闻。一时。佛在摩罗醯搜人间游行。与千二百五十比丘渐至摩楼国。尔时。世尊告诸比丘。汝等当自炽燃。炽燃于法。勿他炽燃。当自归依。归依于法。勿他归依。云何比丘当

净土经论: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一

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(一)第一分初大本经第一如是我闻一时。佛在舍卫国祇树花林窟。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时。诸比丘于乞食后集花林堂。各共议言。诸贤比丘。唯无上尊为最奇特。神通远达。威力弘大。乃

净土经论: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二

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(二)第一分游行经第二初如是我闻一时。佛在罗阅城耆阇崛山中。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是时。摩竭王阿阇世欲伐跋只。王自念言。彼虽勇健。人众豪强。以我取彼。未足为有。时。阿阇世

净土经论:佛说长阿含经卷第三

后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译游行经第二中佛告阿难。世有八众。何谓八。一曰刹利众。二曰婆罗门众。三曰居士众。四曰沙门众。五曰四天王众。六曰忉利天众。七曰魔众。八曰梵天众。我自忆念。昔者。往来与刹利众坐起

佛陀的十大恩德有什么

一、发心普被恩︰如来最初发菩提心,修习胜行,成就功德,皆为普被法界群生,咸令利益安乐。二、难行苦行恩:如来往昔在因中,施舍头目、国城、妻子,受难行之苦,皆为利乐众生。三、一向为他恩︰如来积劫修诸功德,

佛陀的十大弟子是谁

佛陀十大弟子指释迦十大弟子,又作释迦十圣、十弟子。即佛弟子中特别卓越之十人。随乐欲各执一法门,皆具众德而各有偏长,故称第一。十弟子分别是:一、舍利弗,智慧第一。二、目犍连,神通第一。三、摩诃迦叶,头陀

佛陀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

佛陀一天的时间分成五个部份:上午,下午,第一时夜,中时夜,后时夜。一,上午时分至午时前,佛陀结束饭食。饭后,他给信众作一些简短的开示.授予三板五戒。如果有人在修行方面已有基础,佛陀就给他指出一条成就圣

佛陀的十种德号

佛陀本指释迦牟尼,后演为圆满觉悟真理者之总称。为佛教用语。印度梵名Buddha,巴利名同。又作浮头、没驮、步他、馞陀、复豆、浮屠、浮图。意为觉者、觉悟者。佛陀是三界的导师,四生的慈父。圆满成就的佛陀,

佛陀和世尊有什么区别

“佛陀”就是佛的意思。梵语Buddha的译音,是觉悟者的意思,简称“佛”。佛教认为,凡能“自觉”、“觉他”、“觉行圆满”者皆可为“佛陀”,但在佛教里面,佛陀指的就是释迦牟尼佛。“世尊”指的也是释伽牟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