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笔记

印光大师:如何突破净土法门难信之关
2025-11-01 07:07

一、净土难信之处在哪里

《佛说阿弥陀经》说净土法门为一切世间难信之法,那么净土法门难信之处在哪里?念佛人又如何突破净土难信之关?敬请学习印光祖师的开示。

1、印光祖师开示

增广卷三阿弥陀经白话解释序

须知净土法门,乃一代时教中之特别法门,不可以与通途法门并论,若不明此义,以仗自力通途法门之义,疑仗佛力特别法门之益,而不肯信受,则其失大矣。佛说难信,盖即指此,若无此执,则谁不信受奉行焉。

增广卷三重刻龙舒净土文题词并序(代王弘愿作)

而我世尊,自叙宿因。谓我于五浊恶世,行此难事,得证菩提,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,是为甚难。令其闻者,信受奉行,以究竟畅己出世之本怀而已。然此法门,甚深难测。虽经诸佛本师交相劝信。而世之疑者,犹复甚多。不但世智凡情不信,即深通宗教之知识,犹或疑之。不但知识不信,即已证真谛,业尽情空之声闻缘觉,犹或疑之。不但小圣不信,即权位菩萨,犹或疑之。即法身大士,虽能谛信,尚不能穷源彻底。良以此之法门,以果觉为因心,全体是佛境界。唯佛与佛,乃能究尽,非彼诸人智所能知故也。我辈凡夫,仰信佛言,依教奉行,自获实益。若得闻此不思议法门,便是多劫深种善根,况信受奉行乎哉。

增广卷三乐清虹桥净土堂序

世有狂人,不审教理。以愚夫愚妇皆能修习,遂谓之为小乘而藐视之。不知其为华严一生成佛之成始成终第一法门也。亦有愚人,知见狭劣。谓己工夫浅薄,业力深厚,何能即生。不知众生心性,与佛无二。五逆十恶,将堕地狱,遇善知识,教以念佛。或满十声,或止数声,随即命终,尚得往生。观经所说,何可不信。彼尚往生,况吾人虽有罪业,虽少工夫,较彼五逆十恶,十声数声,当复高超多多矣。何可自暴自弃,以致失此无上利益也。如来称此净土法门为难信之法者,以其下手易而成功高,用力少而得效速。其圆顿直捷广大简易,超出一代通途教理之上。非宿有善根,决难信受奉行也。

增广卷一与陈锡周居士书

然此法门如是广大,而其修法又极简易。由此之故,非宿有净土善根者,便难谛信无疑。不但凡夫不信,二乘犹多疑之。不但二乘不信,权位菩萨,犹或疑之。唯大乘深位菩萨,方能彻底了当,谛信无疑。能于此法深生信心,虽是具缚凡夫,其种性已超二乘之上。喻如太子堕地,贵压群臣。虽其才德未立,而仗王力故,感如此报。修净土人,亦复如是。由以信愿持佛名号,即能以凡夫心,投佛觉海。故得潜通佛智,暗合道妙也。欲说净土修法,若不略陈诸法仗自力了脱之难,此法仗佛力往生之易,则不是疑法,便是疑自。若有丝毫疑心,则因疑成障。莫道不修,修亦不得究竟实益也。由是言之,信之一法,可不急急讲求,以期深造其极乎哉。

增广卷四九江居士念佛林莲社缘起碑记

原夫净土法门,理极宏深,唯佛与佛,乃能究尽。勿道博地凡夫不能测度,即久证法身之菩萨,亦不能尽知。以故世尊说此法门时,十方恒河沙数诸佛,出广长舌,同声赞叹,普令众生,同生信心,且深叹释迦世尊能为甚难希有之事。世尊亦自谓我于五浊恶世,行此难事,得阿耨菩提,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,是为甚难。而普贤菩萨,令华藏海众,同以十大愿王,回向往生,非成始成终之要道,能如是乎。是故千经万论,处处指归。往圣前贤,人人趣向。如群星之拱北,众水之朝东也。念佛之人,能如是信,若不往生者,日月当逆行,天地当易位矣,有是理乎。愿见闻者,同皆勉旃。

续编卷上复善觉大师书

净土法门,乃佛法中之特别法门,其利益与普通法门,大不相同。古今多有依普通法门,论净土法门,由兹自误误人,而又自谓宏法利生者,不胜其多。其最初错点,在不察佛力与自力之大小难易。以仗佛力之法门,硬引仗自力之法门,而欲平论,致有此失。使知佛力不可思议,不能以具缚凡夫修持之力,相为平论,则凡一切疑惑不信之心,化为乌有。

增广卷四净土问答并序

问,念佛法门,愚尚能修。律教禅宗,智犹难晓。何谓此法统彼诸法。答,欲知此义,须深明佛力自力大小优劣,则一切疑惑,泮然冰释矣。夫佛与众生,心性虽同。若论力用,天地悬殊。良由众生具足无量烦恼恶业,功德智慧,不能显现。佛则具足无量功德智慧,烦恼恶业,净尽无余。佛与众生,迷悟不同。致使力用,胜劣迥异。律教禅宗,皆仗自力了脱生死。所以久经长劫,尚难出离。念佛法门,全仗佛力又兼自力,了脱生死。所以尽此一生,便登不退。

2、难信的原因

一是因为净土法门,理极宏深,唯佛与佛,乃能究尽。此之法门,以果觉为因心,全体是佛境界。唯佛与佛,乃能究尽,不是佛以下菩萨和凡夫的境界,这样难信就是很自然的事情。二是因为不了解净土特别法门与通途法门的不同,也就是不了解佛力与自力的大小难易。

二、如何突破难信之关

找到原因了,也就找到突破难信之关的路子。既然净土法门唯佛与佛,乃能究尽。不是我们智所能知,那么我辈凡夫,仰信佛言,依教奉行,自获实益。因此首先要树立仰信佛言的态度。二是要知佛力不可思议,不能以具缚凡夫修持之力,相为平论,则凡一切疑惑不信之心,化为乌有。概括起来就是要信佛力。印祖在复陈慧新居士书(续编卷上)开示:净土法门,超胜一切法门者,在仗佛力。其余诸法门,皆仗自力。自力何可与佛力并论乎。此修净土法门之最要一关也。信什么?印祖的开示层层深入:一是信我此世界是苦,信极乐世界是乐。;二信我是业力凡夫,决定不能仗自力,断惑证真,了生脱死。信阿弥陀佛,有大誓愿。若有众生,念佛名号,求生佛国,其人临命终时,佛必垂慈接引,令生西方。(续编卷上一函遍复)。又开示信者,当笃信佛力。弥陀如来在因地中,发四十八愿,愿愿度生,中有念我名号,不生我国,誓不成佛。今者因圆果满,故我今念佛,必得往生。次信佛力慈悲,摄受众生,如母忆子。子若忆母,如母忆时,定蒙接引。次信净土法门,如永明禅师四料简所言。较诸余法,其间大小难易得失,迥然不同。虽有余师称赞余法,不为所动。乃至诸佛现前劝慰,令修余法,亦不退转,此乃真所谓信也。(三编卷四净土法门说要)

End

慧律法师:请问师父,信佛是为了什么?

信佛为了解脱。佛陀告诉我们悟,要赶快觉悟,时间一天一天过去,我的生命一天一天减少,要赶快觉悟,要不然到死的时候,意识佛教不说灵魂,说意识会随业到六道轮回继续轮转。有人..

慧律法师:明了人生的因果

1.明了人生的因果因果,是宇宙人生的规律,也是佛法建立的根本。整个佛法的理论体系,都以因果为基础。世界上的宗教、哲学、科学也都谈到因果,但由于缺乏般若智慧,所以对因果..

慧律法师:记住一句话,就立刻转凡成圣!

慧律法师:记住一句话,就立刻转凡成圣!诸位!只要记住师父一句话,就立刻转:永远不要去看众生的过失,你就无比快活!很快活!你今天为什么不快活?就是因为要看众生的缺点,老是把..

慧律法师: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?

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!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?我觉得唯有「内心安适,俯仰无愧」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。因为心如不安,幸福要从何建立呢?那么要如何,心才会安呢?古人说:「无所为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解脱后的心灵》

执著带给人束缚,使我们不得自在。这就好比犯人被上手拷、脚镣,行动无法自由。心灵的超越正是让我们放下执著,摆脱身心的桎梏。追求心灵的超越,以传统佛教术语来说,就是达到..

慧律法师:减少烦恼两个办法

慧律法师:应该怎样过人生呢?要记住:第一:你一定要宽恕众生。人的一生耗费在干扰别人、伤害别人、毁谤别人、批评别人的时间,超过于冷静下来了解自己。我们每天眼睛一张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净土心要》

现在翻开一百一十一页,往生居士第三,清朝甘露寺,江苏镇江县的甘露寺。就是劳动,甘露寺有一个很勤劳专门在做苦工的仆役。一向不识字所以才会跟你们说,不识字也不要紧,了生死..

慧律法师:高雄文殊讲堂清规

1、真观照。保持秒秒安祥。一日明心见性。灵光普荫人天。2、勤念佛。念念要生彼国。念到不念而念。弥陀不从他得。3、虔礼佛。消尽平生罪业。欲了施主供养。便是这个法则。4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莫拒外境念念清净》

学佛的过程中,往往必须经历重覆的挣扎;重覆的创伤、挫折;重覆的忧郁感;重覆的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失落感、无力感。然后,才慢慢地体悟出真理。不过,虽然我们常常在境界申迷失..

慧律法师:濒死体验九则

节录自慧律法师《临终备览》1.日本人小提德行先生二十七岁时,因脊椎受伤并发肋膜炎,致生命垂危,以下为其脱体经验:“我感觉头很晕,背部似被蜘蛛网缠住且欲将我拉进地底般,虽..

慧律法师:每天一定要定功课

我们做功课通常都是散持。我问老菩萨:一天念多少?她回答:我也不知道,反正有空就念。那么,没空呢?没空就看电视。世间人就是这样,因此修行无法成就。一定要定功课,看一天要念..

慧律法师:对佛教的常见误解

佛教的原貌是清净光明的,是反求诸己的,是绝对平等无私的。然而,由于欠缺教育的缘故,使社会大众无法认识其本来面目,产生种种误解。又以文化、制度诸多因素,导致弊端丛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:放下一切,专心念佛

想修持的人,就要先学习「放下」。有信徒问我:「师父,要如何修持呢?」我就回答说:「放下!放下!先放下。将心事统统放下,钱财统统放下,一切都放下,这样念佛才会踏实;如果着于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慈、悲、喜、舍》

我慢是障道的根本,古德云:我慢高山,不留德水。一个有德行的人,绝对不会骄傲的。一个骄傲的人,他的胸量就小,脾气就暴躁,自然没有什么德行可让人来亲近。一个有德行的人必须..

慧律法师:有人害我钱财损失,我起了嗔心

问:最近半年来,有人伤害我,害我钱财损失,所以我起了嗔恨心,妨碍我的修行,请问法师,如何去突破这个逆境。答:嗯,这当成我们欠他的啦!把它想成别人为什么不会遇到这种事,偏偏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让你赢,我也没有输》

释迦牟尼佛自认是世界上最平凡的人,所以他没有烦恼。而大多数的人却将自己当作是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、最不平凡的人,也正由于我们自觉了不起、不平凡,而过著烦恼不堪的日子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净土圣贤录易解》

《净土圣贤录易解》序净土法门 三根普被 佛不诳语 祖不妄传信愿念佛 决定往生 圣贤录者 千古明证然由此书所载事迹,通千余年。前贤所论,警策之语,义理深奥,不易明了;又因文..

慧律法师:如何设置灵堂

设灵灵堂布置宜庄严肃穆,简单隆重。供奉西方三圣,前面悬挂亡者相片,陈设香炉、水果、鲜花等。亡者灵前以莲花灯,代替民间之金童玉女。祭品宜素戒荤。佛像后面垂挂黄布,再置..

慧律法师:远离三有,如鸟出笼

《楞严经》【远离三有,如鸟出笼】。慧律法师:这个比喻得很好!鸟,表示我们的心,出笼就是解脱了,不为物累,不会被假相所束缚,这个鸟就是我们的心,如果被假相所困住,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律己与宽人》

修行人要让众生有解释的机会忏悔的余地,不要咄咄逼人。就像如果一位出家人犯了戒律,或在家居士过去曾造了很多杀业,甚至毁谤三宝,学佛的人都应以慈悲关怀的心来原谅及开导他..

慧律法师:佛法讲世间的真相

对于智者,生命是一种享受,有智慧的人,我们今天来听经闻法,我们就是要开智慧,我们不会象世间人,为了一点小事,撞得头破血流,到最后一场空。世间,大家都是迷茫,所以那些个唱歌..

慧律法师:放下执着和烦恼才能获得快乐

哲学家说:有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,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他快乐。快乐是来自内在的解脱,你的内心不快乐,每天祈求谁给你快乐呢?放下执着才能获得快乐,人都是一..

慧律法师:往生被(陀罗尼被)的用法

往生被又名“陀罗尼被”。其来源非出自《大藏经》,而系明季密宗盛行,金刚上师为慈悲救世故,集诸佛密咒,以梵文(或藏文)书于布帛,犹似坛场、《藏经》,倘经加持,其效力更不可..

慧律法师:人生一切皆苦?

许多人不了解佛教,认为佛教教义太重视苦;把人生说成苦哈哈的,变成是一种偏激的厌世态度。因为人类的生活中固然有苦,但也有快乐,不该「以偏盖全」。关于这一点,可以从两方面..

慧律法师:断气后处理原则

勿急于搬动遗体或盖棺、安葬亡者甫断气,心跳、呼吸固已停止,其神经系统及脑部尚在运作,未全死透,仍处有知觉之弥留状态,即令身躯僵冷,耳识犹在,听闻家属悲泣,自必哀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观照当下一念》

人主要是受思想的支配和智识的指挥,所以会对事相上的认知做抉择。也就是说,我们人是生活在惯性意识里面。所谓惯性意识,就是习惯于自己的主观看法,主观性再加上自己生长背景..

慧律法师:放下执着烦恼 才能得到快乐

哲学家说:有智慧的人随时从周围取得快乐,没有智慧的人希望别人给他快乐。快乐是来自内在的解脱,你的内心不快乐,每天祈求谁给你快乐呢?人都是一样,自己在家待得无聊,..

慧律法师:在家居士如何才能不退失道心

修行要解跟行并重,如果没办法参与道场或者团体的修行,从解的方面,目前可以看师父的光碟,或者看正知、正见的高僧大德的光碟,因为在家居士毕竟烦恼多,俗事多,没时间在经教上..

慧律法师:慧律法师《楞伽经大纲》节录

诸位法师,诸位护法居士、义工,今天是2004年9月26号,星期天,义工大会。讲堂落成到现在,这十几年来,诸位护法居士大德,都尽心尽力的来参与,师父非常的感念,非常的感恩。诸位今..

慧律法师:浅讲《信心铭》

第一句话:【至道无难,唯嫌拣择。】就是你要悟入佛道,不是很困难。你要悟入究竟解脱,也不是很困难。唯嫌拣择,就怕你选择,选择就是取东取西、舍此取彼,不了解当下不二的道理,..

慧律法师:如何度化家人?

问:如何度化家人?从你的行为做起:把你的个性改变得温文儒雅、谦卑、谦恭,对家人更好,让他(她)感觉学佛是有这个好处的,有大转变,又记得我的生日,还时时刻刻记得买..

慧律法师:家里人跟我们对着干该怎么办?

家里人跟我们对着干该怎么办?要退。众生是让你救度的,不是让你恨的,不是对着干的,要不然,你成佛以后就没众生可度了。佛陀说:要感谢你的敌人,因为你的敌人最先看到你..

慧律法师: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?

念佛的人如何擦亮心灵这面镜子?我先来举个例子,看看你们能否理解。比如说,这是一面镜子(这面镜子指的是念佛人的心),前面高空上有一个太阳,如果我把这面镜子涂黑,能..

慧律法师:在家居士如何看破、放下?

在家居士如何看破、放下?看破,有两个角度∶第一,观不净、苦、空∶你想想看,这个色身从小到大,大、小便不净;有这个色身就会生病、开刀,吃得不干净就会中毒,晚上睡不..

慧律法师:怎样才能断除妄想?

怎样才能断除妄想?那是错的,妄想本空。断除妄想重增妄,趋向圣道亦是邪。你要体会诸法本空,妄想本来就空。比如说这是清净心,前面摆人民币一百万。这个是清净心,那我们..

微信分享

微信分享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

链接已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