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人以为佛教的因果观念是消极的,其实不然,学佛的人如果懂得因果的观念,一定会更积极努力。因为即使努力,还不一定能够得到成果,也就是说种瓜不一定得瓜,种豆不一定得豆;然而如果不努力,就更不可能得到成..
主持人:佛教经常教导人们要慈悲,面对烦恼时要自我消融,不被烦恼所困。但当一个人处于情绪低潮,心情不好,或怒发冲冠的时候哪里还记得什么是慈悲,什么是自我消融?究竟人们该如何避免陷入情绪之中,而常存慈悲..
圣严说禅:天是天?地是地问:云门文偃禅师对弟子们说:「你们别老是妄想,整天思索那些大道理。其实天还是天、地还是地,山还是山、水还是水,僧还是僧、俗还是俗。」云门这么说,是叫人不要迷失在思辨里吗?答:如..
圣严法师:办公室的沟通智慧在纷乱的环境中,如何把心静下来?假使办公室里突然有人出言不逊,冒犯了您,这时该怎么回应?我们首先要理解,环境永远是混乱与变动的。那什么是不混乱呢?只要变动是有秩序的、有规则..
学佛笔记——圣严法师语录圣严法师(俗名张志德1930——2009)圆寂时,余在广东中山过年。从凤凰网得知,圣严乃佛界大师也,该网所发之语录,我一一抄录之。今天重读,感念良多,转发于此,以飨佛法之同修与同好。..
圣严法师:苦报与福报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,是生活得最愉快、最丰富,也是最懂得生活的人,所以也是最有大福报的人。一般人以为有财产、名利、权力的人,才是有大福报,其实有智慧才真有大福报,没有智慧的福报,足..
佛教徒是反对自杀的吗是的,在戒律之中有著明确的规定,佛教徒不可以自杀,如果自杀,那是有罪的。(见四分律调部之二及律摄卷二)此所谓自杀,是指为了厌恶此一生命的存在,误以为自杀之后,便可得到解脱而言。因..
面对自己的死亡是很重要的人生课题,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一定会死,可是当大限来时,却往往不希望真的就这样死掉。其实死亡是非常自然的事,就好像早上起床、晚上睡觉一样正常,至于睡著以后还有没有明天、有没有..
《增一阿含经》说:诸佛皆出人间,终不在天上成佛。可知佛教的基本立场,便是为人类服务的。佛教虽常说一切众生,能够修道悟道的,确只限于人类。释迦牟尼佛是以人间的肉身成道,表示凡有人身的,均有机会转凡成..
七七日内作功德人死后若要做功德帮助他、超度他,必须要在四十九日以前。因为在四十九日以前,死者的罪业还没有定,你可以随时作功德,使他得到这种利益。要是过了四十九天,罪业就判定了;好象法院判罪似的,判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