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笔记

印光大师:拨无因果为魔说

拨无因果为魔说此魔子自谓所说之法,令人易于得道者,即是以生灭心作常住[1]解。以不修善,不断恶,为不生不灭。拨无因果,堕邪见坑。此即魔子招徕[2]徒众,令皆得道之实际。故有平日持斋念佛之人,一亲近彼,即不持斋,不念佛。其余一切改恶迁善,知因识果,培德植福等事,概行弃置。唯止(只)..

印光大师:不可错会《四料简》中的禅净之意

不可错会《四料简》中的禅净之意若论自力他力,禅净难易,讲得最清楚最明白,莫如永明延寿大师的《四料简》。照《四料简》说来,不通宗、教的人,固然要念佛,就是通宗通教[1]的,更要念。虽通没有证,总要念佛了脱生死,才是道理。永明大师,是阿弥陀佛化身,大慈大悲,开化..

印光大师:斥拨佛拨净土之狂禅

斥拨佛拨净土之狂禅问:禅宗诸师,多拨(这里为佛教术语,遣除之意)净土,此又何说?答:禅宗诸师,唯传佛心,所有言说,皆归向上[1]。汝参禅有年,尚不知此,则汝之所解,皆破坏禅宗之恶知见也。问:博地凡夫,岂敢自任?诸祖诚言,断可依凭。六祖谓:东方人造罪,念佛求生西方,西方人造..

印光大师:丈夫别恋怎么办?

赵冷姑之夫,弃妻恋妓,于世情论,为冷姑之命薄不幸,依佛法论之,实为大幸。若夫不见弃,则夫妻情爱,儿女纠缠,终日劳碌,便难念佛求生西方矣。今因夫弃,而得以专心念佛,将使临命终时,蒙佛接引,即便了生脱死,超凡入圣矣。其得益全在夫弃,切诫勿生怨恨,当生感激。又当以己念佛功德,为其夫回向,令其速..

印光大师:念佛怎样回向?

念佛怎样回向?念佛回向,不可偏废,回向即信愿之发于口者。然回向祗宜于夜课毕,及日中念佛诵经毕后行之。念佛当从朝至暮不间断。其心中但具愿生之念,即是常时回向。若夫依仪诵文回向,固不得常常如是。(增广文钞卷一三七之五一复永嘉某居士书四)每日功课回向,一一当与法界众生。若此功课..

增壹阿含经 第二卷 - 大藏经

增壹阿含经 第二卷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广演品第三(一)闻如是一时。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。世尊告诸比丘。当修行一法。当广布一法。已修行一法。便有名誉。成大果报。诸善普至。得甘露味。至无为处。便成神通。除诸乱想。逮沙门果。自致涅槃。云何为一法。所谓念佛佛告诸比丘..

元音老人解答什么是真正的了悟佛性

1.问:什么是外道?答:心外有法就是外道。不受佛化,别行邪法;心游道外,故名外道。究竟来说,罗汉也是外道,因为他有法可得,法执未除。2.问:何为感应道交?答:此感彼应也。念佛持咒为感,佛菩萨加被行者为应,彼此打成一片为道交也。3.问:何为不即不离?答:不即者,不就是也;..

元音老人:念佛看见妄念是好事

大乘佛教的四弘誓愿就是:众生无边誓愿度;烦恼无尽誓愿断;法门无量誓愿学;佛道无上誓愿成。要发这四弘誓愿,时时刻刻、兢兢业业的督促自己用功。不只是为自了。六度万行就是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。第一个就是布施。为什么要修布施呢?就是要断掉我们的吝啬心,执着心。我..

元音老人:元音老人佛学常识问答录_元音老人佛学问答

1.问:什么是外道?答:心外有法就是外道。不受佛化,别行邪法;心游道外,故名外道。究竟来说,罗汉也是外道,因为他有法可得,法执未除。2.问:何为感应道交?答:此感彼应也。念佛持咒为感,佛菩萨加被行者为应,彼此打成一片为道交也。3.问:何为不即不离?答:..

元音老人:关于念佛的要诀

念一句弥陀圣号,能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!我们现在天天念佛,时时念佛,不是只念一句佛,还怕什么业不能消、罪不能除呢?所以消业往生不是什么难事。只要我们看破这娑婆世界的一切声、色、货、利、妻、财、子、禄,皆如梦、幻、泡、影,不可得而不去追求、贪恋它,反过来,全心全意地用心念耳闻..

微信分享

微信分享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

链接已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