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钦老和尚要得到一心不乱,必先无悭贪、无挂碍、无散乱心才可。这个出家众比较容易做得到,在家众则种种俗务牵挂、放不下,较不易办到。出家人身、口、意三业清净,都摄六根,便能得一心不乱。打七念佛,为的是要得正念或开智慧,是要去除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,得六根清净。出家人..
◎ 觉 鉴一沉迷三途,轮回六道;心尊心使,即言即行。一心念佛,万缘放下;罪业消尽,功德圆成。二深思八难苦,勤修十善业;念佛为捷便,静心是根本。三昼夜兼程证菩提,分秒必争念弥陀。永断贪嗔痴慢疑,根除淫杀盗妄烦。愿将东土三千界,尽种西方九品莲。..
◎ 省 庵行时正好念弥陀,一步还随一佛过。足下时时游净土,心头念念绝娑婆。傍华随柳须回顾,临水登山勿放他。等得阿侬生极乐,十方来去任如何。住时念佛好观身,四大之中那一真。我与弥陀非两个,影兼明月恰三人。空房渐朽应难住,腐栋将颓岂易蹲。何日如蝉新脱壳,莲华胎里独栖神。坐时观佛足跏趺,身..
省庵大师念弥陀佛贵专精,念到功深念自纯。念念圆明真性体,声声唤醒本来人。婴儿堕水频呼母,荡子还家始见亲。却话从前离别事,翻令呜咽泪沾巾。欲得工夫无间断,直须精进始相应。暂时失念云霾日,瞥尔生心蛾掩灯。小水长流终贯石,沸汤停火亦成冰。往生作佛浑闲事,只在当人念力能。念佛欲知端的处,个中殊..
净界法师我们手去摩头的时候,产生那个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呢?看佛陀回答:是故当知,觉触与身,俱无处所。即身与触,二俱虚妄,本非因缘非自然性。所以我们知道,当我们的手去摩触头的时候,它其实就是一个因缘所生法,而这两个接触的过程当中是没有真实处所的。也就是说,它是缘生..
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,何以见得呢?我们把古人说的五福的次序倒过来一下,逐个来说吧!一、善终:念佛人得善终,这几乎是毋庸置疑的,且是容易得到公认的,现今在佛教兴盛的地方,很多医院都知道设置念佛堂、往生堂等等,很多临终关怀研究部门还会将其设为专题研究项目,因为人们在实践中发现,念..
大安法师如何帮助更多的众生离苦得乐? 问:弟子目前念佛求生极乐世界,也想尽自己所能为佛教奉献一份力量,让更多众生离苦得乐。但作为在家居士,如何定位自己的身份来传法和护持三宝?如何做,才能够在这个断灭见严重的时代帮助引导更多的人入佛门?大安法师答:你有这份发心,这是值得赞叹的。怎么去帮助更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