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古代有很多官宦名士专修净土法门。他们有的先由修学其他法门转为专修净土,有的则受高僧指点一心修学净土法门,他们由于虔诚信奉并坚持念佛实践,都得到了不可思议的感应。本文以陆子元、闫邦荣、钱同伯、昝省斋、吴复之、陈君璋等几位名士为例,介绍他们专修净土的事迹。一、陆子元 陆子元,..
莲池大师(公元1535--1615年),讳祩宏,字佛慧,号莲池。杭州仁和人,出生于世代望族之家。十七岁补诸生,以学识与孝行著称于乡里。邻家有一老妪,日日念佛名,大师问其所以,老妪回答:先夫持佛名,临终自在往生,故知念佛功德不可思议。大师闻语感动,遂寄心净土,书生死事大于案头以自警策。二十七岁丧..
印光大师离开普陀山来到苏州后,江易圆跟大师的交往逐渐稀疏了。印光大师也曾听人说过,自从倭寇占领了东三省之后,江易圆变得意气消沉,停止功课,迷上了扶乩,他也曾写信劝他不要搞那些自欺欺人的把戏,还是老老实实念佛。江易圆没有回信,想不到如今居然在家里设立了乩坛,成了活神仙!你说说看,他那活..
一念佛也不是简单的,必得通身放下,内外各种纷扰,都要摒弃,一心清净称佛名号,然后才能相应。要能将一句六字洪名,念得清清楚楚,听得明明白白,不要有一丝疑念,其他杂念自然消除,决定会证到一心不乱。如果你们信我的话,老实念佛,行住坐卧,不离这个,甚至在梦中都能把持得..
刘遗民(352-410),名程之,字仲思,彭城(今江苏徐州)人。年少丧父,事奉母亲极为孝顺。擅长老子、庄子的学说,不随便混杂于当时的俗世。最初担任政府的参军,当时的王公大臣皆先后地引荐他高升其他的官职,刘程之都坚决地推辞。当时慧远大师,居住在庐山的东林寺,修习念佛三昧,刘..
作者:李炳南 知君本不忙 偏说不得闲 二十四小时 八时床上眠 三餐费三时 又用茶和烟 梳洗大小便 总费一时间 出门去吃酒 回家对妻谈 至少两个时 还怕有纠缠 身困思午睡 二时睡不完 共去十六时 空过大半天 所剩八时内 未必事真繁 念佛半小时 反说多耽延 且看古来人 几个七十年 莫把生死苦 撇在脑后边 真正自己事 要..
我要讲的题目是安住道场与发心念佛。安住道场又分成两部分来讲,即道场与安住。什么叫道场?顾名思义,修道场所名道场。道场有三种,约三世分:现世道场,后世道场,后后世道场。第一现世道场,又可分为小中大三种。一、小道场:以出家人而言,有的步进念佛堂、大雄宝殿、禅堂、五观堂方能发起修道之..
夫佛法者,乃九法界公共之法。无一人不当修,亦无一人不能修。持斋念佛者多,推其效则法道兴隆,风俗淳善。此则唯恐其不多,愈多则愈美也。至于出家为僧,乃如来为住持法道,与流通法道而设。若其立向上志,发大菩提,研究佛法,彻悟自性,宏三学而偏赞净土,即一生以顿脱苦轮。此唯恐不多,多多益善也。若或稍有..
真为生死,发菩提心,以深信愿,持佛名号。十六字为念佛法门一大纲宗。若真为生死之心不发,一切开示,皆为戏论。世间一切重苦,无过生死。生死不了,生死死生,生生死死,出一胞胎,入一胞胎;舍一皮袋,取一皮袋,苦已不堪,况轮回未出,难免堕落。猪胞胎,狗胞胎,何所不钻;驴皮袋,马皮袋,何所不取。此个..
大安法师问:请师父您给我们讲一下殊胜的东林佛号是怎么个缘起?大安法师答: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有个五会念佛,但没有传下来。到底五会念佛是什么样的音声格调,我们不得而知。据说在日本等地还保存了五会念佛,有些民间也说是五会念佛,但是听过去都不象那么回事。据法照大师那部著作说,这个佛号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