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十岁老和尚在客堂对一群出家众开示:在胎、卵、湿、化四生中,我们每个都曾去做过,在别道中受完业报,投入父母胎中转为人身。所以,今天我们所得的这人身是从哪一道来的,我们不知道,每个人都带着不同的业障来,若不知归命佛、法、僧,持斋、戒杀,勤心念佛,此身受报尽,将转入何道,自己也懵然..
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,说《阿弥陀经》,赞叹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,劝诸众生发愿往生。经中说:如我今者,赞叹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之利。东方亦有阿閦鞞佛等,南方有日月灯佛等,西方有无量寿佛等,北方有焰肩佛等,下方有师子佛等,上方世界有梵音佛等,出广长舌相,说诚实言:汝等众..
◎ 王文治《大乘起信论》云:一切众生不名为觉,以从本来念念相续,未曾离念。念者不觉也,佛者觉也。念佛者以觉摄不觉也;念佛三昧者,以觉摄不觉,入于正觉海也。华严具诸佛一切三昧,而其间念佛三昧,为一切三昧中王,大莫过于是,方莫过于是,广莫过于是矣。知归居士彭际清修念佛三昧者十数年,而..
◎ 彭际清问:华严法界,密义重重,以无量修多罗而为眷属,云何唯一念佛门而能普摄?答:诚如所说,教指宏深,但入道初心,自有方便。入此一门,乃能遍彻无边法界。是故善财童子于普贤一毛孔中,过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,尽未来劫,念念周遍无边刹海。此念佛人亦复如是,以一念本无量故,且杜顺法界观..
妙祥法师对以前的人来讲,根机特别利,修道不需要借助太多的方法,对个别的人才需要参话头,这是一种没办法的办法。而现在的人根机不如以前,这个参话头就像一把金刚宝剑似的,能破除无明,多少开悟大德都从这开的悟,也就是说从这了生死。所以说这个参话头不是一种简单的方便法门,而且确实是一种非..
◎ 净 宗有人误解信顺阿弥陀佛,信心一念就可以往生,现在我们有信心了,就不用念佛了。他怎么知道自己有信心呢?因为有一天,他听到阿弥陀佛的本愿,他欢喜得掉眼泪了,他感动得哭出来了,欢喜踊跃,跳起舞来了,这代表他有感应、有体验,代表他被阿弥陀佛救了。他往生已定,以后念佛不念佛都无所..
怎么个修行?怎么修法?怎么修怎么行?首先要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佛、要修行。现在居士到处都在举行各种活动,都在修行,有修念佛的,修禅的,修密的,各种修行方法,不知道怎么修好。很多居士都在问,我们都在修行,修行又出了很多问题。首先要确认我们为什么要修行?因为我们有烦恼,没有智慧,所以我们要修..
◎ 净 界净土宗的修行方法──它是从无相的心性当中重新出发,可以说是从空出假。所以修净土宗的人,心中一定要有一个相状,如果没有相状,没有办法修净土。念佛人的心中,要有两个相状:第一个、对名号功德的相状要建立起来。第二个、什么是净土的庄严?一个净土宗的人,对名号的功德、对净土..
初见虚云长老◎ 净 慧老衲在十五岁时知道有参禅这件事。当时我住在三佛阁,又叫三佛讲寺,湖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大鑫老和尚在此驻锡,弘化一方,大鑫和尚是我的太师公。三佛阁是一个净土道场,经常有念佛七,我就在念佛堂里和大众一起念佛,念佛之余也看几本书。当时年龄尚小,只有小学文化程度,在老参师父..
在四川报国寺有一位一百零二岁的高僧通永老和尚,也是一位传奇高僧。昌臻老法师和通永老和尚之间有一段广为流传的佳话。几年前,昌臻法师正在乐至报国寺为弟子讲法,年近百岁的通永老和尚不期而至,进得讲堂,步履艰难的老和尚即向昌臻法师行跪拜礼。前者虽然年轻十多岁,辈份却长一辈,通永老和尚向师叔行大礼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