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和的重要人与人之间,和谐最重要。人际的往来,有用感情维系和谐者、有用利益维系和谐者、有用同志维系和谐者;甚至有用同学、同乡、同门维系和谐者。但事实上,有人的地方,就有分歧,就有利害,就不容易和谐。你看,从我们的家庭到社会,甚至国际之间,此亦是「是非」,彼亦是「是非」,正如耶..
给人一些因缘在人世间,有许多的好事值得我们去做,例如布施、守法、奉献、服务等;在很多的善法之中,没有比「给人一些因缘」更为要重。田园里的花草,你给它一些雨露,它会生长得更美丽;树上的鸟雀,你给它一些稻谷,它会展现嘹亮的歌喉。学生,你给他一些鼓励,就是给他一些好因好缘;老师,..
六祖坛经讲话第八 顿渐品经文:时祖师居曹溪宝林,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*1。于时两宗盛化,人皆称南能北秀,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,而学者莫知宗趣。师谓众曰:法本一宗,人有南北;法即一种,见有迟疾。何名顿渐?法无顿渐,人有利钝,故名顿渐。然秀之徒众,往往讥南宗..
阿弥陀佛有阿弥陀佛的极乐净土,药师琉璃如来有他的琉璃净土,毘卢遮那佛有他的清净法身自性净土,弥勒菩萨有兜率天的兜率净土,甚至维摩居士也有他的唯心净土。人人都有佛性,我们的净土又是什么呢?现在我就来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大众,描绘出人间净土的理想蓝图。我们的净土应是什么样..
人生为什么有这么多的苦?苦是人间的实相,人间有饥寒交迫、贫穷,这是苦苦;你即使是荣华富贵,它也会毁坏;青春貌美,慢慢的没有了,这是坏苦;还有行苦,就是变异,不管什么东西,它不会停留,不会永远都那样,会变化不同,在这个变化里面,我们会得失、有无,就感到很..
今天和各位讲的题目,是净土思想与现代生活,我讲净土思想的目的,倒不是要我们大家统统念佛往生到西方净土去,主要是想藉佛教的净土思想,帮助大家在现实的社会里,享有更光明美好的幸福生活。佛经里一再的强调,我们这个世界是所谓的娑婆世界,意思是说这个世界,苦恼很多,等于一个黑暗无光..
与我们娑婆世界最有缘的佛、菩萨有那些?依佛教的宇宙观而言,十方三世有无量诸佛,其中最为人所知晓,为人所称念的有娑婆世界教主释迦牟尼佛、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及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,这三尊佛又称为「三宝佛」。在诸菩萨中,则有浙江普陀山的大悲观世..
六祖坛经讲话第九 护法品经文:神龙元年上元日*1,则天*2、中宗*3诏云:朕请安、秀二师宫中供养,万几*4之暇,每究一乘*5。二师推让云:南方有能禅师,密授忍大师衣法,传佛心印*6,可请彼问。今遣内侍薛简驰诏请迎,愿师慈念,速赴上京!师上表辞疾,愿终林麓。薛简曰:京..
不怕杂念起,只怕觉知迟。此生有缘得遇佛法,当树立正知正念。想要离苦得乐,寻得解脱之道,就要把握好每个当下,精进修行,培养福德资粮,践行佛法。每次共修,看到大悲殿的观音菩萨,庄严面相,两耳垂肩,目光慈悲,下巴饱满。我就想,这就是福报相啊。什么时候能修到..
六祖坛经讲话第九 护法品译文:唐中宗禅龙元年(七○五)正月十五日,则天太后和中宗皇帝下诏书说:朕曾迎请惠安和神秀两位大师到宫中来供养,在治理纷繁的政务余暇,经常参究一佛乘的教理。但是两位大师都很谦逊的推让说:南方有惠能禅师,曾受五祖弘忍大师密传衣法,是传佛心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