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无、虚妄、如幻与修行的关系药师山紫虚居士一、前言《金刚经》上的名偈:「凡所有相皆虚妄」及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」。《般若心经》上的名偈:「色不异空,空不异色,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。在藏密本尊修行上,常用「我是本尊」与「我是本尊,本尊是我」的..
有一僧人问大珠慧海禅师道:大师说何法使人离俗出家?大珠慧海答道:我未曾有一法使人离俗出家。那僧人说道:禅师都是如此。大珠慧海反问道:不知你说何法使人离俗出家?那僧人答道:我讲《金刚经》。大珠慧海又问道:你讲了几次?那僧人答道:我讲了二十多次。大珠慧海接着问道:这部经是谁人论述的?那僧..
第十一课 称为佛菩萨名号(一)金刚经 (1) 说:「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」故佛的应身,虽相好光明,亦在生灭之数,因此凡所有佛,皆当涅槃。过去诸佛,在菩萨位中,佛位中,内修福慧,外度众生。其威神所及,不特住世时,礼拜、称念、供养之者,有无量功德;即涅槃后..
金刚般若波罗蜜经,历代善知识,各出手眼,为之疏解,皆言之成理,难分轩轾。明代宗泐、如玘二师同注之金刚经注解,永乐年间曾敕命颁行天下,以为正解典范,令僧侣研习。印光法师也说,金刚经历代注解甚多,唯宗泐所着为得其宗。今此简解,即以宗泐大师所注见解为准,旁参藕益大师《破空论..
金刚经究竟说了些什么?一部《金刚经》,主要谈三般若的义理与实践。什么是三般若?即文字般若、观照般若、实相般若。般若难解,姑且以金刚为比喻。金刚至极坚固,万物无能坏,喻实相般若,生佛同禀,历千古而不变;金刚至极锋利,能截断玻璃等坚硬之物,喻观照般若,能断一切烦恼;金刚至..
一、不识本心,学法无益《坛经》中记载,昔日六祖慧能听闻《金刚经》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处言下大悟道:一切万法不离自性。五祖弘忍大为感叹:不识本心,学法无益,若识自本心,见自本性,即名丈夫、天人师、佛。学佛修道的本怀即识自本心,万法与本心的统一是宗门所讲的彻悟境界。目前我..
唐寅(1470一1523),字伯虎,号六如居士。苏州吴县人,明代著名画家、文学家,擅长画山水,并人物花鸟。兼善书法,能诗文。与沈周、文徵明、仇英合称明四家。唐寅不仅是一位诗画兼长的才子,而且还是一位佛教信徒。其六如居士之名即取自《金刚经》,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。如露亦..
凡夫有四个颠倒:以无我为有我,以无常为常,以垢为净,以苦为乐。《金刚经》讲无我,可是众生处处执我,一生之中没有一念不是为了这个我。这是第一倒。人生无常,只是肥皂泡,可是众生只是看到肥皂泡的五颜六色,而忽略了马上就要破灭。明明是无常转眼就空,还以为出去遛个弯儿,到商厦乘乘凉,命就没..
佛经教学随想录去年十二月三日,我把《金刚经》讲完之后,先后找十七位同学上台复讲。平均每人讲两段经文,约二十分钟。至十七日,全经复讲完毕。在学生复讲时,我及时指出每人的优点和不足之处,使后面复讲的同学能够取长补短,得到提高。由于同学们把复讲当作一个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,因此..
八大明王,据大妙金刚经所载,八大明王系指八大菩萨所示现之八大金刚明王。其分别为;降三世、大威德、大笑、大轮、马头、无能胜、不动、步掷。八大菩萨则依次为:金刚手、妙吉祥、虚空藏、慈氏、观自在、地藏、除盖障、普贤。或谓加入秽积金刚,除去不动明王,称八大明王,以之为不动之眷属。或谓不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