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笔记

受持金刚经的好处

好处一、增长福德。人生的幸福,是基于福德多少的,而受持金刚经,所得福德,要远远胜过其他一切外在布施。在佛经中,佛提到过,若有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宝来布施,恒河沙等七宝布施,恒河沙等身命布施。以每日三时,八百是千万亿年的时间,不间断的布施,这样的功德,却不及一个人,哪怕是只受持金刚..

佛说的“实相境界”是什么?

金刚经》开始,就解释了般若智慧,一共有五般若,最难的就是实相般若,就是见道之体。实相般若就是菩提,涅槃,自性,真如,各种名字都是讲这个东西。你如果认为实相般若不晓得有多大,有没有凤梨那么大,有没有萝卜那么大,那你就着相了,那就很糟糕。须菩提叫了一声世尊,自己又加解释,..

空是不是实相?

空是实相,这叫无相之实相。你要问初学禅宗的人,一般会告诉你,实相无相,说的就是空。比如《金刚经》就说,“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”,就是告诉你,空才是如来真身,是你真心本来面目。那么往深了学,你会知道,不空也是实相,万法万相就是实相,是有相之实相。那你可能奇怪了,刚才..

卢志丹:为何古今中外推崇《金刚经》?

为何古今中外推崇《金刚经》?节选自 卢志丹居士《听高僧大德解金刚经》佛教传入中国已1700多年了,当佛教在它的发源地印度衰落的时候,在中华大地上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。自东汉以后的帝王,很多就非常崇奉佛教,甚至将其定为国教。和儒、道一起,佛教在中华文化史上打上深深烙印..

卢志丹:《金刚经》中的关键句

在《金刚经》中,释迦牟尼佛说: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:不应住色生心,不应住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生心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意思是说:发愿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的大菩萨们应当这样生起清净心:不应当执迷于色而生心,不应当执迷于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而生心,应一无所住而生起清净心。应..

金刚经》中四相的真义

小乘,依我现在的看法,它主要的修持范围就放在「我相」和「我执」上。那么什么是「我」的范围呢?大家最容易接受的定义就是自己的「身」与「心」,也就是在「我」这个范围里面;不只是「我相」,还包含了所谓的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识,以及自性。当一个人修行成道,在他的历程里面,就会有很多很多境界和感..

玄若法师答:《金刚经》四相如何解?

问:顶礼玄若法师!《金刚经》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具体意义是什么?请法师开示。阿弥陀佛!玄若法师答:在《金刚经》里,佛陀曾经问须菩提:阿罗汉如果生起一个念头“我是阿罗汉”,那么,他还是阿罗汉吗?须菩提回答:不是,世尊,如果阿罗汉生起“我是阿罗汉”的想法,他就不是阿罗汉。从这段问..

《圆觉经》的迷识四相

善男子!一切众生,从无始来,妄想执有我、人、众生及与寿命,认四颠倒为实我体。“善男子!一切众生,从无始来,妄想执有我、人、众生及与寿命”,这就是《金刚经》说的四个相: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。这里的「寿命」,就是《金刚经》说的“寿者相”。但是你要注意看《讲义》的科文“开示迷识..

金刚经》所说的四种相,如何灭除一切相?

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应该都是听说过四相的,在《金刚经》所说的,无我相,无人相,无众生相,当然后面还有个无寿者相,那么这些是如何灭除一切相?明证法师开示:你用灭除,不用,完全不用灭,因为这些相都不会固定在那里,它自生自灭,马上就变化了,就是我们眼睛不顶事,看不到..

四相的简介

佛教中的“四相”指的是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。识境四相:[出金刚经论] 谓众生于此四法。不了虚假。而于心识之境。妄生邪见。执着取相。故名识境四相。1、我相为众生于五阴法中。若即若离。计我我所之实。是名我相。(五阴者。色阴。受阴。想阴。行阴。识阴也。若即若离者。谓计即阴是我。离阴是我也。..

微信分享

微信分享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

链接已复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