学佛笔记

南怀瑾:《金刚经》精华的40句

1.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,实无众生得灭度者。南怀瑾:佛教化救度了无量无数无边的众生,心里并没有说某一个众生是我度的,绝没有这个观念。2.若菩萨有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,即非菩萨。南怀瑾:一个学大乘菩萨道的人,心胸里头还有你、我、他,甚至给了人家好处时,这个家伙应该..

南怀瑾:文喜禅师到五台山拜见文殊菩萨的奇遇

金刚经》里佛告诉须菩提说,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所以如果你梦中看到了佛,或者佛真的站在云端上,那你就着魔了;那不是真见佛,你尽管拿石头去丢他,拿金刚经打他,你可以说:是你说的,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,你跑来干什么?有一个故事,一位非常有..

南怀瑾:《金刚经》的精华就在三个字

我去年讲《金刚经》的时候说过,《金刚经》的精华就在三个字:善护念。什么是善护念?就是护彼意,保护你的起心动念。心念永远不散乱,随时都在禅定的境界里,叫做随禅定。《金刚经》上善护念三个字,鸠摩罗什不晓得用了多少智慧翻译的。后来禅宗兴盛以后,有一位在家居士,学问很好..

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第七卷 - 大藏经

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第七卷长水沙门子璇录一切菩萨皆安住此心。行菩萨行。有大智故不住生死。有大悲故不住涅槃。今令离于断常二见。即是不住生死涅槃。故云如所住法。即七最胜中依止最胜。不断等者。意云。生死本空犹如影像。影像不有复何断焉。今言不断者。非谓固留但了性不有了相不无..

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第六卷 - 大藏经

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第六卷长水沙门子璇录第十四疏初标章。若无菩萨者指疑起处。此同第十二于十一中来。但起则同时断则次第也。诸佛下顺他以立理也。既无菩萨即无此事。无佛不成菩提。即是生不入涅槃。但约凡圣分于因果故。下结疑之处则合而言之。何故下结成疑也。意云。若无菩萨则度生..

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第四卷 - 大藏经

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第四卷长水沙门子璇录四如来正说二。初正答所问二。初举总标列以牒问。经诸菩萨摩诃萨者。问前举当机。云善男子善女人。洎今答处。何言菩萨摩诃萨耶。答大心未发即是凡夫。既已发心即名菩萨。善现标举约未发心时。故云善男子善女人。世尊酬答约己发心后。乃言诸菩萨..

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第三卷 - 大藏经

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第三卷长水沙门子璇录二发起下二。初叙意。戒能下。以戒是防非止恶义。定是寂静不动义。慧是明照拣择义。但能防非心即不动心。若不动慧乃分明。世出世法无不鉴照。其犹海中欲现万像必要水清。欲求清水无过水静。欲得水静勿令起波。止波如戒水静如定水清如慧。所现万..

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第二卷 - 大藏经

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第二卷长水沙门子璇录将释下。二开章正释。既蒙加祐心通智明。约义开章遂申经旨文二。初标列章门。将犹欲也。此依崇圣寺尘外疏。唯开四门。若准大云疏中。即开六门。一明经意。二明宗旨。三明经体。四辨译时。五解题目。六释经文。今虽四门含六门义。谓此第二摄彼二..

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第五卷 - 大藏经

金刚经纂要刊定记 第五卷长水沙门子璇录第六疏初标章。若法下指疑起处。此亦从前第三中来。云何下结成疑也。既兴功运行六度齐修。回向发心严净佛土。此若非取则孰为取耶。佛身之疑意亦同此。以是二报不相离故。故论文中二疑双叙。然今此科但断一种举问。经意云。菩萨取形相庄严佛土不..

微信分享

微信分享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

链接已复制